-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ZPTT《动火作业》资料.ppt
动火作业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为了做好动火作业过程中人员安全、防火和防爆等工作,使动火作业管理规范化,降低火灾事故的风险,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动火作业的健康安全环保指导,确保作业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教材。 第二章 基本概念 2.1 动火作业的基本知识 动火作业指生产作业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或爆炸的作业。(SY 6303-2008 《海上石油设施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2.1 动火作业的基本知识 动火作业包括的内容 使用焊接、切割工具在工业场所进行的焊接、切割、加温作业; 利用金属进行的打磨作业; 利用明火在工作场所进行的作业; 利用远红外线及其他产生热源导致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质产生化学变化的; 作业中使用遇水或空气中的水蒸气产生爆炸的固体物质。 2.1 动火作业的基本知识 动火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 引燃石油挥发气体或天然气,导致着火或爆炸; 引燃作业区域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 作业高温及强光通过传导、辐射和对流传递至其他设备、物体和人体,造成人员伤害。 2.1 动火作业的基本知识 常见动火作业种类 按作业方式分 电焊作业 气焊/割作业 打磨作业 加热烘烤 按作业环境分 敞开区域作业 封闭空间作业 2.2 燃烧的基本知识 闪燃、阴燃、爆燃、自燃的定义 闪燃:可燃物表面或可燃液体上方在很短时间内重复出现一闪即灭的现象。闪燃往往是持续燃烧的先兆。 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 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靠自燃或外热而发生燃烧的现象。根据热源的不同,物质自燃分为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两种。 2.2 燃烧的基本知识 闪点、燃点、自燃点的定义 闪点:在规划条件下,材料或制品加热到释放出的气体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燃点对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的液体具有重要意义,在控制燃烧时,需将可燃物的温度降至其燃点以下。 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 2.2 燃烧的基本知识 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 有可燃物质存在; 有助燃物质存在,常见者为空气、氧气等等 有能够导致燃烧的能源即点火源,如撞击、摩擦、明火、静电火花、雷电等。 2.3 爆炸的基本知识 爆炸是物质发生非常迅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的一种形式。这种变化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使其周围压力发生急剧的突变,同时产生巨大的声响。 2.3 爆炸的基本知识 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和核爆炸。 物理性爆炸: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等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物理性爆炸。物理性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成分不改变。例如锅炉的爆炸,压缩气体、液化石油气超压引起的爆炸。 2.3 爆炸的基本知识 化学性爆炸:由于物质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性爆炸。例如天然气发生的燃烧爆炸。 2.3 爆炸的基本知识 爆炸的分类 核爆炸:由于物质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的连锁反应,在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而产生的爆炸,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就属于核爆炸。 2.3 爆炸的基本知识 爆炸的极限 当可燃性气体(蒸气)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些可燃物质与空气所形成的爆炸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极限。 通常用可燃物质在爆炸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比来表示,有时也用每立方米或每升混合物中含有可燃物质若干克来表示。 2.3 爆炸的基本知识 爆炸极限说明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它有一个最低的爆炸浓度,即爆炸下限,和一个最高的爆炸浓度,即爆炸上限。只有在这两个浓度之间,才有爆炸的危险。 2.4 火灾的基本知识 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GB5907-1986《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 ) 2.4 火灾的基本知识 火灾的分类(依据GB/T4968—2008《火灾分类》) A 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例如棉、毛、麻、纸张、木材火灾等。灭火时可使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 B 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例如汽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这类火灾易随燃烧液体流动,燃烧猛烈,易发生爆燃、喷溅,不易扑救。灭火时可使用喷雾水、泡沫、干粉等灭火剂。 2.4 火灾的基本知识 火灾的分类(依据GB/T4968—2008《火灾分类》) C 类火灾:气体火灾。例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炔、氢气火灾等。这类火灾常引起爆炸,破坏性很大,且难以扑救。灭火时应先将气体输送阀门和管道关死,截断气源,再冷却灭火。 D 类火灾:金属火灾。例如钾、钠、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