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ental_cn_issue_13_Sep_2011.doc
2011年第5期 总第13期
欢迎阅读第13期齿科研究综述。
本月期刊中收录了多篇有关环境的研究,文中虽然出现了大量的物理学名词,但诸如:温度、湿度、悬浮微粒、以及光照强度等,也都与口腔临床医生的工作息息相关。
1.LED光固化灯最短照射时间的研究作者: Busemann I 等
: 自第一台复合树脂光固化灯问世以来,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能否将照射时间缩短到40秒以内。本研究建立了模拟临床应用的实验模型,分别使用9种光固化灯对两种品牌的,颜色从A1至A4的复合树脂进行固化。光照后10分钟,对试件的表面及底部的强度进行测试。由于某些后牙的邻面窝洞的充填深度可达7mm,因此实验采用了5mm深的模具。在绝对理想的环境下,浅色系的树脂的光照时间不能少于10秒。
评: 光固化设备经历了从采用激光光源到卤钨石英光源的发展过程,一些LED光固化灯的生产厂家推荐的照射时间仍为40秒,甚至还有多于40秒的建议,但临床医生通常不愿接受。本研究在实验设计时将影响光固化效果的各种因素都考虑其中,如:窝洞的形状、材料的厚度及颜色、光固化灯的种类,光照产热以及光照时间等,使问题变得清晰明了。
参: American Journal of Dentistry 2011;24(1):37-44
/Archive/Abstracts/2011/February%202011%20Abstracts.html
在急性根尖脓肿病损中检测出1型?8型单纯疱疹病毒及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的研究
作者: Ferreira DC 等
: 某些病毒,特别是单纯疱疹病毒,是否是牙周炎及根尖周炎的致病微生物?研究者从24例急性根尖脓肿病损中吸取样本,并以5枚前磨牙的健康牙髓对照,通过单聚或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病毒。结果显示:61%的样本中可检测出病毒的存在,其中约50%检测出人单纯疱疹病毒-8(患者中无HIV感染者),并在13%的样本及2例健康牙髓组织中检测出人类乳头瘤病毒。这提示:病毒可能是牙周炎、根尖周炎的致病微生物,当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将引发疾病。
评: 诸如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状病毒这些特殊的病毒进入根尖脓肿病损中的途径仍需进一步探讨。可能的途径之一:感染根管内的细菌增殖将已吞噬了病毒的防御细胞吸引至局部。可能的途径之二:潜伏在唾液中的单纯疱疹病毒或乳头状瘤病毒通过牙冠部的渗漏进入了髓腔内。
参: Journal of Endodontics 2011;37(1):10-16
/article/S0099-2399%2810%2900800-9/abstract
3.恶心、呕吐、呃逆的机制及其治疗的综述作者: Becker DE
: 术后为何出现恶心、呕吐(PONV)的现象对于患者和医生而言都还是个未解之谜,有大量的文献对其预防及治疗都进行了探讨。呃逆发生的机制是:继膈肌及肋间肌肉的突然收缩之后的快速咽闭合。现阶段对这一反射的原理尚不十分明确。术后超过48小时的恶心、呕吐及呃逆,被称为顽固性的PONV,有些难治性病例的病程甚至超过了2个月。目前已阐明了100余种诱因。
评: 本文的作者是名牙科医生,有关PONV的研究与口腔临床工作也密切相关,全麻术后(或疼痛后)恶心、呕吐是齿科患者最常见的主诉。PONV与呃逆的出现可能都与将口腔内手术中的出血吞咽入消化道内有关。
参: Anesthesia Progress 2010;57(4):150-157
/pmc/articles/PMC3006663/?tool=pubmed
4. 利多卡因、甲哌卡因、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效果的比较研究作者: Srisurang S 等
: 研究者利多卡因、甲哌卡因、阿替卡因的颊、腭侧浸润麻醉效果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评估,共拔除了33位患者的48颗上颌第一前磨牙。试验观察的项目有:牙髓麻醉的效果、软组织麻醉的效果、注射时疼痛的程度及其他不良反应。研究结果显示:阿替卡因的麻醉范围最广,对邻牙的牙髓也产生了麻醉作用。
评: 阿替卡因对麻醉范围内的最远端牙齿(侧切牙或第一磨牙)的麻效的维持时间最长。三种药物都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一个有趣的病例中:最显著的牙髓麻醉效果出现在远中邻牙,甚者在一个小时后,麻效仍继续向远中扩展。
参: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and Clinical Dentistry 2011;2(1):23-28
/doi/10.1111/j.2041-1626.2010.00035.x/abstract
牙医与内科医生对牙周病与糖尿病间关系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的比较研究作者: Al-Khabbaz 等
: 糖尿病是可导致牙周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证据表明:对牙周感染的治疗有利于对血糖的控制。研究者们在Kuwa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