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海外市場助益抵禦經濟衝擊-東亞經貿投資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docVIP

拓展海外市場助益抵禦經濟衝擊-東亞經貿投資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拓展海外市場助益抵禦經濟衝擊-東亞經貿投資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

大陸宏觀調控對東亞經濟的影響大陸自從開放市場進行改革以來,近十年的經濟表現傲視全球,頂著「世界工廠」的稱號,不但在亞太地區已經扮演支撐亞太經濟的角色,其他亞洲國家在大陸崛起後,對美國與日本的依賴程度也漸有降低,代之而起的是區域內貿易的盛行。因此大陸經濟的景氣轉強不但攸關其本身經濟發展前景,也透過貿易使得東亞各國普遍享有高速的經濟成長。惟景氣過熱卻也可能造成通貨膨脹的問題,而將過去美好的經濟成果吞食殆盡,因此景氣好轉仍須配合其他經濟情勢轉強,才能相得益彰。 大陸在2003年雖然受SARS疫情影響,使得5月份的工業生產成長率降為13.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成長率只為4.3%、經濟成長率只有6.7%,不過第三季起各項生產與消費又回復SARS之前的水準,全年經濟成長率仍然達9.1%,為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經濟成長最高的一年。2004年第一季經濟持續保持快速成長,年成長9.7%(y-o-y)。其中,國內生產總值達27,106億人民幣,第一產業增加值2,029億人民幣,年成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5,634億人民幣,年成長11.6%;第三產業增加值39,443億人民幣,年成長7.7%。 在工業生產方面,2004年第一季大陸工業生產繼續保持快速成長,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增加值11,318億人民幣,年成長17.7%,其中3月完成增加值4,265億,年成長19.4%;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6.89%。 物價方面,第一季大陸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8%,漲幅比2003年同期上升2.3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7.1%,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2.4%;城市居民消費價格上漲7.1%,農村上漲4%;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4%,工業品出廠價上漲3.7%,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上漲7.5%。投資方面,第一季大陸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799億人民幣,年成長43%;其中城鎮投資完成7,059億人民幣,年成長47.8%;農村投資1,740億人民幣,年成長26.4%;在城鎮投資項目中,房地產開發投資成長41.1%。2003年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的投資分別成長96.6%、121.9%和92.9%。2004年第一季,這三大行業投資又分別成長107.2%、101.4%和39.3%,若依此一趨勢發展下去,則預期2005全部建成後,供給將大幅超出市場需求,同時這三大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均在45%以上,且投資項目中有38%以上來自銀行貸款。 零售方面,第一季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2,831億人民幣,年成長10.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成長9.2%。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525億人民幣,年成長12.3%;縣及縣以下4,305億人民幣,年成長7.6%;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分別成長10.2%和16.6%。 對外貿易方面,2004年第一季大陸對外貿易仍然維持2003年高速成長的趨勢,但是,由於對進口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強勁,進口增幅高於出口增幅8.2個百分點,已經連續3個月出現貿易入超。2004年第一季大陸外貿進出口總值達2,398.8億美元,年成長38.2%,其中出口1,157.2億美元,進口1,241.6億美元,分別成長34.1%和42.3%;累計貿易入超84.4億美元。其中,3月大陸外貿進出口總值高達922.4億美元,年成長42.8%,月進出口規模歷史新高,當月貿易入超5.4億美元。 由前面的資料可以看出,隨著經濟成長率、工業生產、對外貿易的大幅成長,其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比2003年同期上升2.3個百分點,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更上漲7.1%,通貨膨脹隱然成型。為避免大陸經濟產生泡沫化,以致造成「硬著陸」的現象,決定採用「宏觀調控措施」,以抑制景氣過熱的速度。由於「宏觀調控措施」不但對大陸經濟有降溫作用,並且可能影響東亞地區的經濟,因此以下先針對「宏觀調控措施」加以說明。 、 (一)「宏觀調控措施」的背景 大陸景氣過熱的現象,主要表現在投資快速成長、物價上漲率升高、貿易入超、貨幣供給高成長等方面,不過,各項因素錯綜複雜,並無法單獨歸因其影響,以下簡述大陸在投資、物價、貿易及貨幣供給等方面所面臨的問題。1.固定資產投資成長過快,建設規模過大 近年來,國際資本持續向大陸轉移,2003年全年流入外資超過500億美元,投資領域主要涵蓋重化工業、服務業,加上日益龐大的民間資本,以及為因應工業化和城市化帶動基礎設施的巨大需求,使得大陸整體固定投資快速成長,2003年固定資產投資成長高達26.7%,2004年第一季成長率更創43%新高。在個別行業投資表現方面,鋼鐵、水泥和電解鋁行業在2003年的投資成長分別高達96.6%、121.9%和92.9%。 大陸固定投資熱絡的原因,主要可歸納為: (1)經濟由輕工業轉型為重工業,使得重工業的生產成長優於輕工業,顯示大陸經濟發展已邁入耗能較高的重工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