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球大致情况
公路 工程 地质 绪论 参考与要求 第一节地球的概述 第二节 地球的演化与地 质作用 第三节 公路工程地质概述 复习总结 要想得到彩虹就必须忍受风雨! One can not be in two places at once. 一心不可二用。 参考书: 《地质与土质》李瑾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公路工程地质》窦明健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工程地质与水文》杨晓丰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 学习要求 工程地质是教学评估的课程,这门课囊括了我们这个专业的同学走入工作岗位后常用的地质知识和技能,按照教学评估及学校的要求,同学们要做到按时听课,做好课堂笔记,当堂内容当堂消化。 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成效,我们这门课的成绩将由三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60分,平时成绩40分:实训20+作业10+课堂表现10分(必须高于7分,低于7分,取消平时成绩)。 课堂要求大家注意听讲,做好笔记,若说话、看课外书等进行与听课不相干的活动,每次扣0.5分;迟到或早退扣0.5分/次;缺勤扣1分/次;事假不允许超过2次,否则扣0.5分/次;事假或病假必须经班主任、辅导员或书记签字同意,否则按旷课记。缺课三次以上无平时成绩。迟到、早退、违纪、缺课累计五次以上无平时成绩。 第一节地球的概述 地球的地位: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较小的一颗行星。太阳在银河系里只是 1. 6 X 1011颗恒星之一;银河系也仅仅是总星系的一个成员;而总星系还只是宇宙的一部分。 一、地球的外部形态: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三、地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的外部形态: 地球为一梨状三轴旋转椭球体。赤道一带稍微凸出,南北半球也不对称,加上表面凹凸不平. 赤道半径(a) 6378. 1724km 赤道周长40075. 696km 两极半径(b) 6356. 7986km 子午线周长40008. 6km 平均半径 6371. 229km 表面积5. 1007*108km2 扁率((a-b)/a) 1:298341 体积1.0832 *1012km2 在太空中所见的地球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1、密度 地球的平均密度:5.516g/cm3 地表岩石平均密: 2.7g/cm3 地心的密度: 13g/cm3 三、地球的圈层构造: 1.地球的外部圈层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2.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 软流层:(又称低速带)40-250 km处,地震波波速低,温度接近岩石熔点,塑性较大,利于岩石活动。 某些区域内不能传播横波----岩石可能已为液态。 软流圈以上的地幔和地壳合称岩石圈。 第二节地球的演化与地质作用 地球的演化:板块边界构造带 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貌: (一)内动力地质作用: 地壳运动-----高山、湖泊、盆地等 分水平和垂直作用两种。是地壳运动,诱发地震,影响岩浆、变质作用的重要条件,也影响外动力作用的强度和变化。 岩浆作用-----火山喷发、岩浆运动 变质作用-----变质岩 地震作用------地震 即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 (二)外动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是外力作用中最为普遍的一种。 (1)物理风化作用: ①剥离 ②冰劈 ③晶胀 (2)化学风化作用: ①氧化作用 ②溶解作用 ③水解作用 ④水化作用 ⑤碳酸化作用 (3)生物风化作用: ①生物的机械破坏: ②生物的化学破坏: 2. 剥蚀作用 3. 搬运作用 4. 沉积作用 ---从介质中分离出来。 5. 成岩作用 ----随着沉积物的埋深而升温、加压,发生化学反应。 (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互相排斥对立,又互相依存联系,推动着地壳的演变和发展。 内动力地质作用的总趋势是形成地壳表层的基本构造形态和地壳表面的高低起伏;外动力地质作用则是破坏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形或产物,总趋势是削高补低,形成新的沉积物。 三、地貌 认识地貌: 概念 地貌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地貌的分级与分类 地貌基本要素:地形面、地形线和地形点 地貌形态测量特征:高度、坡度和地面切割程度等。 地貌的分级:星体地貌、巨型地貌、大型地貌、中型地貌、小型地貌。 地貌的分类 地貌的形态分类 按地貌的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以及地面的平均坡度等分高、中、低山、丘陵 地貌的成因分类:分为内生地貌(构造与火山地貌)和外生地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