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选读之科技新闻报道.pptVIP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作品选读之科技新闻报道

第八讲 科技新闻经典 一、科技新闻的历史 (一)、古代对科技现象的记载 《竹书纪年》载有夏桀十年(约公元前1580年)“夜中星陨如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对流星雨的记载。 《周易》载有“泽中有火”、“火在水上”,表明我国人民在商周之际可能已发现了天然油气的燃烧现象。 最早考察了浮力现象: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著有《物类相感志》,记载了多种日常生活的科技常识。 搜集多种医方,被后人与沈括的医方集结在一起出版,称为“苏沈良方”。 推广手提式插秧工具——秧马。 《梦溪笔谈》记载了许多宋代的科学发明和发现: “治平中,泽州人家穿井,土中见一物,蜿蜒如龙蛇状,畏之不敢触,久之见其不动,试扑之,乃石也。村民无知,遂碎之,时程伯纯为晋城令,求得一段,鳞甲皆如生物。盖蛇蜃所化,如石蟹之类。” (二)、近现代科技新闻(17世纪-20世纪中) 1665年1月5日在巴黎创办的《学者杂志》是世界上第一个连续出版的科学定期刊物,主要报道物理、化学、数学以及力学方面的必威体育精装版发现。该刊出版至今。 1665年3月3日,伦敦出版了英国皇家学会会刊《哲学汇报》。(当时的“哲学”是对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等纯自然科学理论的统称。) 科学新闻之父 在他创办哲学汇报之前,科学界的信息交流主要通过个人交换信件和论文进行。亨利·奥登伯格当时任英国皇家学会秘书,他懂得多国语言,把欧洲不同国家的科学发现刊载在这份刊物上,大大提高了科学消息的阅读率。 1752年10月19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他主办的《宾夕法尼亚公报》上报道了他用风筝进行的雷电试验: “这个精心设计的风筝是很神奇的。它是用一块薄薄的绸手帕作的,在其主杆的顶端装上一根尖尖的铁丝,再用麻绳系住风筝。在麻绳下端手拉的地方,系上一条丝带,丝带和麻绳接触处放一个金属钥匙。当风筝乘风而起,直入雷云之中,只见麻绳下端的纤维向四处散开。这就表明,雷云中的电已被引到了地面。用手去摸它,顿觉麻木,这同地上的放电现象是一样的······” 19世纪是科学技术的激情传播年代,科学新闻逐渐走出科学家的小圈子传播,开始面对大众。 19世纪中叶,西方的科技新闻一度走向哗众取宠。出现了大量追求新奇、趣味和刺激的科学趣闻,这种猎奇倾向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伪科学报道和新闻记者对事件的夸张。人们把这类科学新闻称为“啊呀新闻”。(Gee Whiz Science) 1835年8月,《纽约太阳报》刊登的连续报道: “据爱丁堡的克兰特报纸报道,英国的萨·约翰·赫舍尔在喜望峰使用大望远镜获得惊人发现。······赫舍尔通过大望远镜看到了月球上的38种树木、种类相当于树木两倍的草;看到了很小的驯鹿、长角的熊、各种颜色的小鸟······” 系列报道的第四篇报道了月球人的生活,引起巨大轰动。 作者理查德·洛克事后向朋友吐露真情,原来这不过是他借用真实存在的有名望的天文学家的名义,虚构的科幻故事。美国新闻史家默特曾说:“洛克关于月球人的恶作剧,在美国新闻史上恐怕是最大的捏造了。” 思考:以“科学”之名 冠以科学之名,就容易得到人们的信任。这样的事例,在今天也屡见不鲜。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黄色新闻制造伪科学 当时的科技新闻沦为”事实+幻想+创作”的混合物。 “由于星期日版的曲解和夸大主义的光顾,科学家们却陷入窘境。受黄色新闻传播伪科学信息的影响,此后50年,科学家对新闻采访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亨利·史密斯《报业与美国》 《真正的美国怪兽和恐龙》 《飞起来的5000年前的怪兽》 《一万年前的奥赛列斯之墓在埃及重现人世 辉煌的发现 神话中诸神曾在人间实际生存一事得到证实》 《吃东西无需消化,没长胃的妇人》 赫斯特《新闻报》 以《纽约日报》为代表的严肃新闻媒体对黄色科技新闻和伪科技新闻的摒弃。 故事模式 信息模式 1923年,《纽约时报》的记者阿尔瓦·约翰斯顿因成功地报道了全美科学振兴协会年度总会的情况,获得了普利策奖。这是科学报道第一次获得普利策奖。由此,专门报道科技新闻的记者开始大显身手。 美国媒体有关“原子弹爆炸”的新闻 《原子时代到来!》(《波士顿环球报》头版标题) “新的能源,对日本帝国主义构成毁灭性的打击,与本周日(美国时间5日)被释放出来。据剑桥城的科学家讲,这个新的能源具有深刻的、彻底的改变文明走向的力量。科学家预测,未来政治、经济、社会、商业、工业等等,所

文档评论(0)

wo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