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法总论-孙宪忠主编二零一六年年》.doc
民法总论 主编 孙宪忠 教授 博士 副主编 谢鸿飞 博士 常鹏翱 博士 2004年北京 扉页 赠给热爱民法学习的人们 在民法慈祥的目光下, 每一个人都是平等而独立的世界 孟德斯鸠 目录 绪论:为什么要学习民法 17 一、民法是一部什么法 17 二、为什么是这本书?兼谈怎样学习民法 18 (一)观念更新 18 (二)法律规则与技术 19 (三)理论与实践 20 (四)独立思考 20 第一章 民法的理念 21 第一节 民法的意义 21 一、民法的概念 21 (一)基本概念 21 (二)民法的基本分类 24 二、民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6 (一)我国法学界的通说 26 (二)市场经济国家立法对于民法地位的认识 28 思考题 33 案例分析 33 (一)工商局参与联营开发房地产案 33 (二)省委大院土地招商开发案 33 (三)手机双向收费问题 33 (四)中国“足协”归什么法管 34 第二节 民法简史 34 一、罗马法、“三R运动”、启蒙运动和民法典的编纂热潮 34 二、拉丁法系、法国民法典 37 三、德意志法系、德国民法典 38 四、近现代民法的三大原则 40 (一)私权神圣原则(以及所有权的社会义务原则) 40 (二)意思自治原则(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 41 (三)自己责任原则(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 42 五、我国近现代以来民法的发展简况 42 六、前苏联法学对我国民法发展的主要消极影响 43 本节思考题 45 案例分析 46 中国宪法司法第一案 46 第二章 民法的结构、渊源、原则以及适用 47 第一节 民法的基本结构 47 一、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民法结构 47 (一)英美法系的民法结构 47 (二)大陆法系民法体系 48 二、中国民法典的结构分析 51 (一)传统中国民法的结构 51 (二)中国即将制定的民法典结构分析 51 本节思考题 52 学术争鸣 52 第二节 民法的渊源及原则 52 一、民法的渊源 52 (一)民法通则 53 (二)民事单行法 53 (三)民事法规 53 (四)司法解释 53 (五)习惯 53 (六)判例 53 (七)法理 54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54 (一)含义及其功能 54 (二)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55 本节思考题 58 案例分析 58 (一)中国公序良俗第一案 58 (二)以公序良俗为由强拆私房案 59 (三)公公与儿媳结婚案 59 第三节 民法的效力与适用 59 一、民法的效力 59 (一)规范效力的含义 59 (二)民法的时间效力 60 (三)民法的空间效力 61 (四)民法的对人效力 61 二、民法的适用 62 (一)民法作为裁判规范的适用:一般规则 62 (二)民法适用的一般规则 62 (三)民法适用与民法解释 64 本节思考题 66 案例分析 66 (一)方法问题:如何“找法” 66 (二)《毛主席去安源》所有权归属案 67 第四节 民法总则的一般知识 67 一、民法总则的地位和作用 67 (一)概念以及意义 67 (二)民法总则的起源以及发展 68 二、民法总则的主要内容与逻辑结构 69 (一)主要内容 69 (二)民法总则的逻辑结构 70 本节思考题 71 学术争鸣 71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权利体系 71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 71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界定 71 (一)从卢梭的“枷锁”谈起 71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界定 72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73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73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73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74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 74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立法及理论价值 74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司法指导意义 74 思考题 74 案例分析题 75 (一)征税侵权案 75 (二)顺义生猪场运输猪死亡案 75 第二节 民事权利的体系 75 一、导言 75 二、民事权利的本质 76 三、民事权利的分类 76 (一)财产权和非财产权 76 (二)对人权与对世权 77 (三)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 78 四、为权利而斗争:现代公民的社会担当 80 (一)耶林的演讲 80 (二)捍卫权利与公民和法律的关系 81 思考题 81 案例分析 82 (一)交通局悬赏举报违章司机案 82 (二)丹宁勋爵判决的电缆案 82 第三节 民事权利的变动 82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与民事权利的变动 82 二、民事权利的取得、变更和丧失 83 (一)民事权利的发生或取得 83 (二)民事权利的变更 84 (三)民事权利的丧失 84 三、民事权利的变动之原因:法律事实 84 (一)法学中的“构成”理论与法律事实 84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类型 85 思考题 86 案例分析 86 错综复杂的愤青买电脑案 86 第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