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讲课提纲-1》.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概论》讲课提纲-1》.doc

《》讲课提纲讲授:丁选胜 一、传染病学 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介 [颁布及修订时间]: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本法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分类]:全文共九章八十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种。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种)。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25种)。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0种)。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第四条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㈡ 病毒性肝炎 1.基本概念 [定义]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嗜肝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种类及特点]目前已发现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即HA、HB、HC、HD、HE、HF、HG)型七种。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己、庚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2.病因病机 尽管各型病毒对肝脏的影响及引起的肝炎症状相似,但不同肝炎的传染途径不同。病毒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病原体。 [各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消化道传播(污染食物、水入口)、接触传播(接触已感染者及污染玩具)。 乙型肝炎:体液传播(母婴、性接触、输血、吸毒)、接触传播(与已感染者接触)。 丙型肝炎:体液传播(输血、注射)。 丁型肝炎:体液传播(母婴、性接触);与乙肝共存。 戍型肝炎:消化道传播(污染食物、水入口)。 庚型肝炎:体液传播(输血、接种、注射、针刺等)。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炎症细胞的浸润、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枯否细胞的增生等。 3.临床表现 3.1主要潜伏期 甲型肝炎:2-6周,平均4周; 乙型肝炎:6周-6个月,平均8-12周; 丙型肝炎:2-20周; 丁型肝炎:①与HBV同时感染,平均6-12周;②与HBV重叠感染,平均3-4周; 戍型肝炎:10-60天,平均30-40天。 3.2临床分型 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其临床表现相似,具体分型如下: ①急性肝炎:包括黄疸型和无黄疸型。 黄疸型可分3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 无黄疸型肝炎是一种轻型肝炎,发生率要高于黄疸型。因无黄疸而不易发现,所以极易造成传染。 ②慢性肝炎:指病程迁延6个月以上者,多见于由HBV、HCV和HBV/HDV感染后所致。 ③重型肝炎:发生率0.2%-0.5%,但病死率高。 A.急性重症肝炎 B.亚急性重症肝炎 C.慢性重症肝炎 ④瘀胆型肝炎:主要表现为较长期(2-4个月或更长)肝内梗阻性黄疸,与肝外梗阻性黄疸不易鉴别。 4.诊断 1)诊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必须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加以综合分析而确定。5.治疗 多数肝炎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常规措施包括休息、适当的饮食调整及努力控制传播等。 药物治疗:长期滥用药物可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恢复,应予注意。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 西医西药: 急性期恶心呕吐明显、进食过少可静注葡萄糖、维生素C等。各期活动性肝炎可常服维生素B族、维生素C、肝泰乐、肌苷等。体重增加、疑有肝脏脂肪变性可酌用去脂药物。 慢性肝炎尚缺少特效药物治疗,目前采用抗病毒和调整机体免疫药物,可获得一定效果。 6.预防 预防措施包括:早期发现和隔离病人、加强饮食管理、诊疗器械的消毒、献血员的选择、保护易感人群。 7.有关肝炎的一些基本概念 ㈢ 结核病 1.基本概念 [定义]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最为常见。 2.流行病学 [结核病疫情上升原因]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由于耐药结核菌的产生与扩展,结核菌与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双重感染以及许多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则的不完善,使得全球结核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