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短语问题(一).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短语问题(一).ppt

短语问题(一) 短语的认识过程及其名称的嬗变。 短语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地位。 短语的多种分类。 1、名称问题。 吕叔湘: 摆问题自然摆的是实质性的问题,纯粹名称问题不去纠缠,比如“量词” 、“单位词”和“单位名词”就不值得争论。也有不纯粹是名称问题的名称问题,比如“短语”、“词组”和“结构”。 虽然中国的第一部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早就注意到汉语“短语”的问题,但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学者们从短语中看到了汉语不同于印欧语的特点,在理论研究和语法教学方面逐渐重视短语的价值。 定义: 短语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规则组成、不具有表述性的语法单位。 短语是从英语“phrase”翻译过来的,历史上有“读、小句、扩词、字群、仂语、词组、结构、短语”等说法。说明短语本身的复杂性,也说明研究的深度不够。 读:马氏文通:“凡有起词、语词而辞意未全者曰“读”。 字群: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字群,字即“词”,作用相当于一个词,但组合并非凝固,可增减。 仂语:最早是严复的《英文汉诂》中提出;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中国现代语法》对“仂语”进行了论述,并反对用“短语”名称。吕叔湘、张志公等初期也使用“仂语”,但后来因“仂”的不常用性,50年代后逐渐消失。 短语:最早章士钊《中等国文法》,后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中对“短语”进行了全面定义:“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没有成句,叫做“短语”,简称“语”。 词组:建国后提出,替代短语的说法。最早为张志公。《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50年代)采用。 吕叔湘认为“短语”比“词组”、“结构”等一些名称要好一些: 1、一个实词加上一个虚词不好叫词组; 2、介于短语和词之间的短语词(如“来不及”),不能叫词组词; 3、而“结构”一词前面必须加上区别性成分如“XX结构”才能指称。“结构”一词的多指性: “铁路”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合成词? “沿着河塘”是介宾结构的结构? 所以:《中学教学语法提要》(80年代)采用了“短语”这一名称。 2、地位问题。 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有句本位、短语本位、独立说、否定说等说法。 句本位说。 认为短语只是句法的附庸,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中间站。进入句子后短语解体,融入句子成分,不复存在。 短语本位说。 把短语作为词和句子的中间站非常合适(吕叔湘)。 朱德熙在比较了汉英语法短语和句子关系的不同点后明确提出“短语本位”的理论。是因为: 英语中有名词短语如a university student,动词短语如will have been entered,形容词短语如very charming indeed,副词短语如very nicely,介词短语如at the gate,不定式短语如to eat three times a day is healthy,动名词短语如watching TV is a pleasure,分词短语如the woman washing the dishes is my aunt.固定词组如at once等 景颇语: (1)Shi [nampan hkye] mu sai. ?i33 nam31pa?n33 khje33 mu31 sai33 他 花 红 看见 (句尾) 他看见红花了。 (2)Shi [nampan hkye] sai hpe mu sai. ?i33 nam31pa?n33 khje33 sai33 phe???mu31 sai33 他 花 红 (助词)(宾格)看见(句尾) 他看见花红了。 汉语短语与句子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因而就有可能在短语的基础上来描写句法。描写清楚了短语,也就把句法结构描写清楚了,句子只是独立的短语而已。 独立说。 认为短语有自己的特点、功能和性质,它既不同于词法,也不同于句法,而又与两者有紧密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一级语法单位。词和短语都是静态的、备用的单位,入句之后短语并未分解。区别: 语调短语没有; 插入语、话题语、直接引语等成分短语没有; 成分倒置和分句关系,短语没有。 否定说。 认为句子由词构成,由词受语法支配形成句子。不存在中间站。 3、分类问题。 人们从不同的标准、角度对短语进行分类,成果显著,但分歧仍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讨论说明了这一点。 分歧的原因: 客观:短语本身复杂 主观:学者的语法观、方法论不同。 意义角度——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 1、单义短语: 一种层次、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