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级核潜艇——俄罗斯“金鱼”.docVIP

“塞拉”级核潜艇——俄罗斯“金鱼”.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塞拉”级核潜艇——俄罗斯“金鱼”.doc

潜艇,尤其是核潜艇,一直是苏联海军发展的重点,苏联研制型号最为众多的是攻击型核潜艇,而成果最为辉煌的则是第三代,一下推出了三种型号,分别是“红宝石”设计局的“麦克”级(685型),“天青石” 设计局的“塞拉”级(945型),“孔雀石”设计局的“阿库拉”级(971型)。毫无疑问,它们的同时推出是带有竞标性质的,也反映出当年苏联海军在第三代攻击型核潜艇的发展上,采用的是广泛比较、重点选择的稳健思想,以期获得最佳方案。当年苏联强盛的国力,也为这种探索与尝试提供了雄厚的技术与物质保证,那是苏联/俄罗斯潜艇发展史上的一段辉煌岁月。   在这三种潜艇中,“塞拉”级的钛合金艇体、大型双壳结构以及大潜深、高航速、强火力与良好的隐身性能令人印象深刻。但由于它造价昂贵,没能成为主力艇型。苏联一共建成了4级13艘钛合金核潜艇,包括7艘“阿尔法”级(705型)、4艘“塞拉”级,1艘“麦克”级,1艘P级(661型)。除了P级是飞航导弹核潜艇外,其余全是攻击型核潜艇。昂贵的造价为它们赢得了不无挖苦意味的“金鱼”之称。    苏联钛合金核潜艇创造了许多世界记录,其中很多至今仍无人打破:P级创造了44.7节的水下航速记录,“麦克”级曾创下了1 250米的潜深记录。“阿尔法”集高速、深潜于一身的综合性能堪称出色,但航行噪音高、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是它的明显不足,所以综合性能最好的钛合金核潜艇当首推“塞拉”级。随着苏联解体,严酷的经济状况使得俄罗斯再也不会不计成本地进行军备竞赛了,“塞拉”级成了钛合金核潜艇的封笔之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提到的“阿尔法”级是一种实验色彩很浓的攻击型核潜艇,计划酝酿于1956年。由于其实验性质,苏联海军把“阿尔法”级列为“代”外之艇。              “塞拉”身世    “塞拉”级由天青石设计局设计,总设计师为克瓦沙。苏联海军于1972年3月批准了该艇的设计任务书,与“麦克”级、“阿库拉”级基本同期建造、服役。该艇共建造了4艘,其中945型(代号为“梭鱼”,北约称其为“塞拉”Ⅰ)2艘,945A型(代号为“秃鹰”,北约称其为“塞拉”Ⅱ)2艘,全部布署在北方舰队。原计划1992年7月建成的“塞拉”Ⅱ级的第3艘K-534“狼鱼”号在建造中报废,第4艘K-336“河鲈”号因苏联解体、资金短缺而停建。 “塞拉”Ⅰ级核潜艇    “塞拉”Ⅰ由高尔基红色索尔莫夫造船厂建造,北德文斯克造船厂舾装并最后完成。首艇K-239“鲤鱼”号于1982年5月8日开工建造,1983年7月29日下水,1984年9月21日服役,1998年退役。第二艘K-276“蟹”号于1983年8月开工建造,1984年4月下水,1987年服役。1996年,该艇改名为“科斯特洛玛”号,舷号未变。    “塞拉”Ⅰ的水上排水量7 200吨,水下排水量8 100吨,长107米,吃水8.8米。它采用苏式潜艇传统的小分舱及双壳结构,因而具有预备浮力大、便于设备安排、有利于减少噪音辐射和增强抗损强度的优点。“塞拉”级按苏联传统的抗沉标准设计:一个舱室进水时,该艇仍有一定的水下机动能力;两个舱室破损进水时仍可上浮,以便让艇员逃生或等待救援。这个标准比美国核潜艇要高出许多。   与同期推出、现已成为主力的“阿库拉”级不同,“塞拉”Ⅰ只造了2艘。显然,苏联海军认为“塞拉”Ⅰ的性能还需进一步发掘与提高,其结果便是推出了“塞拉”Ⅱ型。与“塞拉”Ⅰ型相比,“塞拉”Ⅱ型的艇体加长了3.5米,吃水增加了0.6米,水上排水量增加了170吨,水下排水量增加了1 300吨,指挥台围壳加长则是“塞拉”Ⅱ型的显著识别特征。 “塞拉”Ⅱ级核潜艇   “塞拉”Ⅱ则由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建造。首艇K-534“祖巴卡”号于1986年6月开工建造,1988年6月下水,1990年12月28日服役。1995年,该艇改名为“诺夫哥罗德”号,舷号未变。第二艘K-336“奥昆”号于1990年5月开工建造,1992年6月下水,1993年9月服役。1995年,该艇改名为“普斯科夫”号。    俄罗斯媒体披露,当年俄还曾准备进一步对945A型加以改进,称之为945Б型“火星”。但随着苏联的解体以及新一代885型“雅森”级多用途核潜艇的上马,这种造价昂贵、建造工艺复杂的钛合金“金鱼”最终成为纸上潜艇。   目前,“塞拉”首艇已退役,还有3艘在役。与时运不济的俄罗斯航母相比,“塞拉”级的景况还不算太惨。由于性能先进,战技术指标出色,预计其中的2艘945A型有可能服役至2010年。                  良好隐身   从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V级/671型开始,苏联设计师就格外重视潜艇的隐身性能。到了第三代,苏联核潜艇的隐身性能已可与西方潜艇比肩。“塞拉”级集中了多项降噪研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成果。   它采用钛合金建造,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