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洛阳市新安县烂柯山王乔洞攻略.doc
洛阳市新安县烂柯山王乔洞攻略 洞真观(王乔洞)位于新安县西17.5公里的烂柯山西麓铁门镇玉梅村,道观坐落于山根台地处。地理坐标为东径112度35分,北纬37度45分,海拔高度350米。坐东向西,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环境优雅,是一处庙宇、石刻、壁画共存一体,享誉豫西的道教圣地,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洞真观创建于元大德年间,占地约80余亩,现存面积6000余平方米,分为两区,古称上下两院,南为洞窟区,北为建筑区。 洞窟区一带为石灰岩质,石置水中可自升,俗称“上水石”。洞窟凿于断崖处,现存5窟,其中最大的为“真人王乔仙洞”,洞口狭中宽,高约3-4米,面积30平方米,洞口左侧嵌有石碑一通,大元大德五年岁次辛丑十一月下旬,王乔仙洞兼下院洞真观主持纯和子孙道先立。洞口上方有“石树”碑刻一方,洞口内东壁镶嵌元大德年间敕保道观的皇帝圣旨碑,阴刻汉、八思巴文及皇帝印章。南北两区现存丰题河南府烂柯山铁斧诗碑、元成宗铁穆耳圣旨碑、逢师一着碑、游人题记碑及各时期重修碑记碑刻60余通,1999年新安县文管所对部分碑刻进行拓印整理。/洞真观的整个建筑区,自南而北为一中轴线,形成南北长,东西窄的格局,布局严紧,保存完好,建筑范围约3000平方米,分三进,前为山门,入内为三清殿,再进为官厅(二殿),后院为玉皇殿,两侧为道房。官厅东侧为厢房,西侧为王母殿、奶奶庙等基址。 山门是硬山式建筑,三开间,内有壁画4幅,山门与三清殿之间有一空地,中有古柏三株,其一干枯。三清殿为观内主要建筑,平面呈长方形,进深三间,外围东西长14.95米,南北宽11.1米,台基宽1米,高0.35米,殿内东西长13.7米,南北宽9.4米,高约10米,为木结构,歇山式。挑檐下一斗二拱,琉璃瓦覆面,脊饰陶兽及半浮雕牡丹,殿内立柱八根,直径0.5米。全部结构皆用斗拱的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承托了整个殿堂屋顶的重量。 三清殿内四壁绘画24幅壁画,壁画除1幅脱落外,23幅颜色虽有褪落,但轮廓清晰,内容丰富,有三教合一、护法神像、山水、花鸟、人物、题款等。从一幅博古图中咸丰十年三月银票,可断其绘制的年代。同时在屋架结构的梁上绘有龙、云纹等图案。另外,在玉皇殿的墙壁上也有绘有壁画,未经整理。/据民国《新安老县志》载,明成化、清乾隆、咸丰年间均重修。/洞真观是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碑刻内容丰富,壁画艺术精湛,都有着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烂柯胜迹” 新安县烂柯山距铁门镇约3公里。“烂柯胜迹”为新安县“八景”之一,它包含洞真观、三清殿、古柏、王乔洞等风景名胜,是它们造就了烂柯山独特的清幽、秀丽之美!烂柯山不高,溶洞密布,许多地方的石头都状如钟乳石,内含孔窍。拿起一块放入水中,水便浸润而上,直达顶部,使得整块石头湿漉漉一片,村民将这种石头称为“上水石”。历史上,人们不懂这种石头的形成原因,便认为它是“石髓流溢而成”,对有这种石头的地方,视作神异之所。洞真观和王乔洞隐藏在烂柯山半山腰中,四周树木葱郁,偶有古柏挺拔其间。洞前为一山沟,有小溪流淌,溪流的上方,是一座清沏见底的小水库。森然古刹、殿宇巍峨,古柏参天,碑碣高矗,一派仙风神韵,诱你寻幽探胜。 山上现存一通石碑,为元代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所立,上面雕刻着《重兴新安洞真观碑记》,由元初书法名家张仲寿书丹。上记载,在北宋时期,人们即在烂柯山上修建起了一座规模庞大的洞真观,以纪念王乔在此成仙。金人侵入中原,此观遭到严重破坏。到了元代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皇帝敕命在此大兴土木,将其恢复重建,并连颁三道圣旨,将此作为皇家园林和皇族进行祈福之所。洞真观坐北朝南,观内为三进院落。进入山门,第一排建有三清殿,为观内主体建筑。经历了700年,洞真观至今仍被基本完好地保存下来。今存有三清殿,面阔五间,长13.7米;进深三间,宽10.2米。殿内东、西、北壁上均饰彩绘,约计30幅,画面为道教故事,这些壁画为我省壁画遗存比较完整的一处,十分珍贵。第二排为官厅,供接待公卿官宦之用;第三排为道房,为道士个人修炼及住宿之处。三清殿东西两侧,有三宫殿、王母殿,均为清代重修;三清殿西南,有瞬厅三间。在洞真观的建筑墙壁上,或立或嵌着60余方各类石刻,均为历代官宦名人所留,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三清殿旁有“香珠泉”一口,听观内道士,说其泉水春温、夏凉、秋爽、冬暖,常有游客携器取水,返回后与家人共同品尝。 王乔仙洞在洞真观的南边约三十米远处,坐北朝南,共两洞口,洞内相通。洞口外两侧镶有石刻,洞内两侧有“透灵碑”;洞口前平台上,另立一方元碑。上雕刻有“烂柯山 真人仙迹乔仙洞”字样。 “烂柯胜迹”原有十大景观,分别为“扒头王樵”、“树倒成石”、“神碑透灵”、“柏树顶缸”、“老柏抱揪”、“槐柏搭桥”、“古柏钟声”、“东荆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