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玻璃纤维增强PET工程塑料性能及界面研究》.pdf
维普资讯 Vo1.12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No.5 1996年 9月 PoLYM ERlC MATERlALS SClENCE AND ENGlNEER1NG SeD1. 1996 玻璃纤维增强 PET工程塑料性能及界面研究 九1 安 军 刘佑习 .【 坤 学高秆矸究肌广州 丁62 、 摘 要 -7-蓝50/t 用虹卟光谱分析、扫描电境,粘弹谱蟊L,差示扫描量热法茂力学性能剖试方法,考察了玻璃纤维 l 增强聚对苯二 甲醢 乙二醉酯 的界面情况瘦力学性能等.并分析 了玻 璃纤维 表面处理剂对 PET树脂 茂其界面拈结性的彭响。结果表明,经偶联荆表面处理 的玻 璃纤维对 PET树脂有 明显的增强效应 , 能 显 关键调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玻璃纤维增强,界面面r】7f’K辫1,,.’[叶l.L,和1 . 聚对苯二 甲酸 乙二醇酯是一种结晶性高聚钩 .链段刚性较大 ,在较长时间内仅用于制造聚 酯纤维 。这是因为PET常温下结晶速度慢 ,加工模塑温度高 (140℃以上),耐冲击性能差等因 素限制了PET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1966年,日本帝人公司首先开发成功玻璃纤维增强的 PET工程塑料制品,经玻璃纤维增强后的PET可直接注塑,各项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均有大幅 度提高 国内对 PET的研究起步较 晚,研究玻纤增强 PET的单位有晨光化工研究院、上海合成树 脂研究所等,皆在一定程度上改进 了PET力学性能 但未发现有关 PET与玻璃纤维界面粘结 的报导 。根据界面粘结的化学键理论 ,经过表面剂处理的玻纤在增强树脂时.偶联剂的一端和 玻纤表面不饱和的硅 氧键成键,而另一端上的特殊的偶联剂基团可与PET树脂链节反应成 键 .从而得到较为牢固的界面粘结。本文考察了玻璃纤维经偶联剂处理对 PET树脂的增强效 应 ,发现玻纤表面有偶联剂存在时,能显著提高 PET塑料的力学性能。 1实验部分 1.1 样品制备 1.1.1 玻纤的烧蚀:550c马福炉中烧蚀 0.5h,使其表面有机物残留量在 1 以下。 1.1.2 增强样品制备:短切玻纤 (珠海玻纤有限公司)、PET(巴陵公司涤纶厂)及其它助剂在 双螺杆挤出机 (南京橡塑机械广SHJ一30型)255c下共混挤出。 1.2 DSC测试 收稿 日期 ;1994— 12一 I3 维普资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6拒 将共混样 品于 290C熔融3rain,冰水淬火.于P2O;干燥器中干燥后在美国PEDSC一2C仪 上进行 DSC测试 ,升温速率 10C/rain.从室温升至 280C。 1.3 力学性能测试 标准大试样条 (120mtTi×10mm×15ram)测试力学性能 。 1.4 红外光谱分析 用苯酚 、四氯 乙烷溶剂于室温溶解玻纤增强的 PET树脂 ,滤去溶液后 .将玻纤用 甲苯连续 萃取 24h,烘干,压片后在美国FT-IRNi~olet170SX型红外光谱仪上进行 IR测定 1.5 粘弹谱分析 用 日本 DDV Ⅱ型粘弹谱仪进行测定.频率 110Hz。 1.6 扫描电镜观察 试样选用冲击破坏断面,表面喷金,在 日本 S-502型TSM 扫描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2 结果与讨论 2.1 玻纤对结晶性能的影响 许多研 究结果表 明,玻璃 纤维作为刚性填充物,对结晶性基体树脂的结晶行为影响极大 Cambell等人认为是 由于纤维基质异相成核作用的结果 。Misara等人认为玻纤与树脂问因热 收缩性质的不同而产生的界面应力,对其周围基体树脂的结晶产生应变诱导作用,促进结 晶[。Chang等人研究了玻纤增强PET的微相结构,发现了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