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水痘监测方案2016-1-10》.ppt
北京市水痘监测方案 CDC邮件 2011-1-10 水痘发病特点 北京市水痘监测方案自2011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执行 水痘发病特点 病原学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 )属疱疹病毒科, 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不耐酸,不耐热,不能在痂皮中存活。人是已知的唯一宿主。 发病机理 病毒经直接接触或上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皮肤、粘膜细胞内及引流淋巴结内复制,经4至10天后产生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通过血液和淋巴液播散,被单核吞噬细胞吞噬,再次增殖后大量释放入血液,形成2次病毒血症,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引起病变。 临床上水痘皮疹分批出现与病毒间歇性播散有关。发病后2至5天特异性抗体出现,病毒血症消失,症状随之好转。 临床表现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前驱期:年长儿童和成人可有畏寒、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纳差、咽痛及咳嗽等,持续1-2天后出皮疹。 出疹期:皮疹初见于躯干和头部,以后延及面部及四肢。 发展过程:红色斑丘疹——数小时后疱疹——1-2天疱疹中心干枯、结痂。疱疹多为椭圆形,直径为3-5mm,位置表浅,形似露珠,壁薄易破,疹液透明,后变混浊。疱疹周围有红晕,常伴骚痒。 皮疹向心性分布,以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四肢相对较少。 皮疹分批、连续出现,在同一部位可见斑丘疹、疱疹和结痂。 多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痊愈。儿童患者症状和皮疹均较轻;成人患者症状较重,皮疹多而密,病程可达数周,易并发肺炎。 防控工作回顾、北京市水痘监测方案自2011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执行 卫生部2006年1月1日出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版)》。 2006年5月24日市教委、市卫生局联合请示市政府开展免费水痘疫苗应急接种,经批示同意,6月12日,市疾控制定下发《关于免费水痘疫苗应急接种工作的通知》, 针对学校等集体单位开展水痘应急接种。 2007年2月1日,为继续规范水痘管理,制定《北京市水痘管理技术规范》,经卫生局批准正式实施。从规范颁布之日起,全市已对全部托幼园所、学校等集体单位的水痘病例实施个案管理,同时,明确了水痘散发病例、暴发疫情的责任机构、报告程序和处理规范。 2008年8月28日市疾控下发《北京市水痘暴发和突发疫情监测工作补充方案(试行)》,为应对非典型病例疫情定性和突破病例集中发病疫情问题,要求开展病例采样和暴发疫情接种史调查。 2007年2月1日下发的《北京市水痘管理技术规范》修订为《北京市水痘监测方案》,新监测方案自2011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执行; 2008年下发的《北京市水痘暴发和突发疫情监测工作补充方案(试行)》于2010年12月31日停止执行。 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 急性发作且无其它明显原因的播散性(全身性)斑丘样小疱疹,疱疹位置表浅,椭圆形,3~5mm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为水痘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疑似病例定义,医疗机构诊断为水痘,但缺乏实验室证实的病例。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一个月内未接种过水痘疫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M抗体阳性。 (2)分离到VZV,或者经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DFA)或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到VZV抗原; (3)双份血清(间隔2~4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抗体效价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 监测方案简介 经常性预防措施 免疫接种 免疫程序参见疫苗说明书。 一般措施 在流行季节,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湿式扫除,加强托幼园所、学校儿童晨午检,追踪儿童缺勤原因,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及早进行隔离,以免造成多发、暴发。 宣传培训 对托幼园所、学校等集体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进行培训,开展相关防病知识宣传。 疫情报告与处理原则 疫情性质分类 散发疫情 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 暴发疫情 一周内,同一所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临床诊断或确诊水痘病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周内,同一所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临床诊断或确诊水痘病例。 疫情报告 疫情报告遵循属地管理原则。疫情责任报告人发现疑似水痘病例后,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发现疫情达到暴发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应立即电话报告本区(县)疾控中心,区(县)疾控中心接报后,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以电话方式向市疾控中心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区(县)疾控中心接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还应在2小时内网络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疫情处理 散发疫情 区(县)疾控中心每日监测、审核辖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水痘病例。接报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的水痘病例后,辖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