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飞鸿踏雪泥 诗风慕禅意(二)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评析
戴玉霞
摘要:苏轼一生涉猎佛禅佛典,佛禅思想对其文学创作影响较大。其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这首词,以其超逸绝尘的文笔,匠心独运的选材,法旨甚远的寓意,为人们广为传诵。全文字字珠玑,读来金石掷地;气势磅礴;豪迈奔放,但细细品来,可见其中禅意的超旷与飞扬,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了人生如梦的佛禅范畴。因此,在翻译苏轼这首词的过程中,应力图解读并再现其诗词中的禅意、禅境,达到准确的传译目的。
关键词:苏轼与禅宗;意境与禅境;人生如梦
苏轼与禅宗
苏轼一生精于佛、老,倾心佛教,对禅宗更有深刻领会。他虽然屡次遭遇坎坷,却能包容一切,沉醉于自己的天地,连远谪谵州也旷达自若,实因为参禅有得。东坡曾有诗道“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可见,禅宗对其诗歌影响极为明显,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禅入诗和风格上的禅风禅骨。
以禅入诗的表现手法,表面上根本无意表现为禅悟、禅机,绝不刻意说禅,禅意不在字面上,而在境界中。也就是所谓的“绕路说禅”的阐释方法。如他的《定风波》一词所言“一蓑烟雨任平生”,文中不着一个禅字,但其精神意趣则是最透彻的禅,诗人已把对尘俗生活的认识和体悟提高到了“圣境”。在现实与理想的二元对立中回复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态度上来。继而我们再看苏轼禅风禅骨的体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于生”。“有田不归如江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从诗中可看出,苏轼认为人生行无定踪,四方漂泊,如飞蓬一样不可把握,有如雪泥鸿爪一样极易消逝,其绝美的意境,寂寥的感觉,深刻的禅意,直抵人心。其境界与“色相俱泯”的般若“空”观不谋而合。正所谓“飞鸿踏雪泥”之禅境而后能“诗风慕禅意”之静境。本文意图从意境与禅境入手,来论述苏轼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翻译中禅意之体现。
英译《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禅境之体现
“人生如梦”是佛教核心教义之一。在佛教经论中,以梦为喻者,不可胜数。苏轼参究佛乘,深受影响。“人生如梦”、“如梦人生”便成了苏轼对人生哲理的界定,也成了苏轼人生哲理的核心。下面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来分析词中蕴含“人生如梦”之禅意。
念 奴 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元丰五年,正是苏轼因“ 乌台诗案”释狱后,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使的名义贬谪黄州。苏轼游黄州赤壁时,看到美好的景色,情绪激荡,所以把景色写得豪迈雄伟。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并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气势恢宏,笔大如橼。这番景物之所以具有如此的气氛,是因为作者把自己的豪情寄于江山,才使江山具有如此的感染力。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借怀古以抒感。“人道是”,下笔极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江山如画”,这明白精切、脱口而出的赞美,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以上写周郎活动的场所赤壁四周的景色,形声兼备,富于动感,以惊心动魄的奇伟景观,隐喻周瑜的非凡气概,并为众多英雄人物的出场渲染气氛,为下文的写人、抒情作好铺垫。紧接着,下文中,苏轼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人物,并以此来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个人物就是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纶巾,青丝带头巾,“葛巾毛扇”,是三国以来儒将常有的打份,着力刻画其仪容装束,正反映出作为指挥官的周瑜临战潇洒从容,说明他对这次战争早已成竹在胸、稳操胜券。“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精切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而且作者又以“谈笑”和“灰飞烟灭”作对比,突出了周瑜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的气概,他不仅打败了曹军,而且创立了辉煌的历史业绩。接下来两句,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作者自身,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倒装句,实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多情”正是他抱国无门的自我解嘲,“早生华发”一句写出了诗人一生的坎坷经历:仕途不平,壮志莫酬,使其过早的衰老了。苏轼写这首词时年岁已高,不仅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这和风华正茂,卓有建树的周瑜形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