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183;经脉篇》对针灸理论的贡献.pdf

《灵枢#183;经脉篇》对针灸理论的贡献.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灵枢amp;#183;经脉篇》对针灸理论的贡献.pdf

《灵枢·经脉篇》对针灸理论的贡献 叶志英 (厦门市中医院,福建厦门361001) 摘要:着重分析《灵枢·经脉篇》对针灸理论一经络学说形成和发展的贡献,并就此作了具体 的阐述。认为《经脉篇》全面论述了十=经脉的名称、循行、病症、治则及诊断;经脉与脏腑的络 属关系;同时对经脉气绝证,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和十五别络的名称、循行、病证也作了详尽的阐 述。 关键词:《灵枢·经脉篇》;针灸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IL221.2 文献标识码:A 针灸如何从医疗实践到形成系统的理论,这 至此十二经脉成为一个按三阴三阳次序排列,上 可以从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黄帝 下前后对应统一的完整系统,并首次提出了与六 内经》进行分析。《内经》近半数的篇幅,论及了针 脏(包括心包络)六腑对应络属关系。 灸学的内容,尤其是《灵枢》,《灵枢》一书原就称作 1.2经脉循行 《针经》。而《灵枢·经脉篇》则奠定了针灸理论的 《经脉篇》中记载的十二经脉的循行是第一次 核心部分——经络学说发展的基础。它全面论述 比较系统全面而规范的整理。与之前的记载(主 了十二经脉的名称、循行、病证、治则及诊断;经脉 要是帛书十一脉经)相比,主要的贡献在于四大方 与脏腑的络属关系,同时对经脉气绝证,经脉与络 面:第一,增加了相关经脉即表里经脉之间相互衔 脉的区别和十五别络的名称、循行、病证也作了详 接的分支,以建立经脉依次循环流注说。如“肺手 尽了论述。本文试图进一步具体探讨和阐明《经 太刚之脉,……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 脉篇》对针灸理论的贡献。 其端。”“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 1规范了+二经脉的名称和循行路线 指上廉……”。即手太阴肺经脉气通过其分支在 1.1《经脉篇》记载了十二经脉的具体名称。首 次指之端交于(注入)手阳明大肠经,同样手阳明 次确立了手足三阴三阳经,形成了“十二经脉”,比 大肠经脉气亦通过其支者在鼻旁交于足阳明胃经 帛书《十一脉》记载分出了“手少阴”和“手厥阴”, ……最后由足厥阴肝经上注肺,如此循环无端构 由“手二阴”明确为“手三阴”,所述为“心手少阴之 成经脉循环流注说。第二,首次提出了体内经脎 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 属络脏腑的循行路线。使十二经脉与体内五脏 心系上挟咽,系目系;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 (六脏)六腑形成直接的络属关系,亦使各经脉在 腋下,下循脯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 体腔内通过脏腑而互寿H交通连接。例如“肾足少 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 阴之脉……贯脊属肾络膀胱”、“膀胱足太阳之脉 之内出其端。”“手少阴”之经脉在堵书中尚缺如。 ……络肾属膀胱”,即足少Ⅳj肾经通过属肾络膀胱 园帛书“十一脉”之“臂少阴脉”实际上为《经脉》篇 而与肾和膀胱联系,而足太阳膀胱经通过属膀胱 所称手厥阴经者。所以是《经脉》篇使十二经脉构 络肾而与膀胱和肾发生联系,从而使肾和膀胱也 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经络体系。每一条经脉的 发生联系。这样使阴经属于脏而络于腑,阳经属 名称都规范了,使之按“手(足)——阴阳——脏 于腑而络于脏,构成了阴与阳、脏与腑之间的表里 腑”命名,“阴”中再予分“太阴——厥阴——少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