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现象学.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_现象学.ppt

第二章 现象学 第一节 现象学运动 第二节 胡塞尔的现象学 第三节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 第一节 现象学运动 一、什么是现象学 现象学(phenomenology)即是对现象的研究,或研究现象的学说。 1、现象即本质。 现象反映本质与现象就是本质 2、现象是在意识中呈现的事物。 客观存在的事物与在意识中呈现的事物; 现象背后或在现象之外并不存在其他事物; 由意识所指向所构造、并存在于意识之中的事物。 3、现象学的目的是描述意识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内容。 “朝向事情本身”: zu den Sachen selbst 第一节 现象学运动 二、现象学方法 1、现象学的态度 自然的态度---自然的事实 科学的态度---科学的事实 现象学态度---现象学事实 第一节 现象学运动 2、一般“现象学还原” “还原”,这个概念一方面意味着对某些事物的排斥;另一方面则表示向某些事物的回归。 胡塞尔将“还原”称为“悬置”(epochè) 人们在日常经验和科学研究中,往往实际上已经悬置了某种东西,但只是不自觉的和有局限的。 例如,逻辑学-内容;数学-形象物;生物学-物理学;文学-纸张油墨;电影-银幕;美食-营养;恋爱-繁殖。 被悬置的东西并未被否定,而只是被看作处于“事情本身”之外,为了事情的纯粹性而不必谈或不应混入。 第一节 现象学运动 现象学的悬置则是最普遍、最彻底的,一切事情的存在都在悬置之列。 现象学悬置了一切不具有明晰性的事物之后,它所回归的东西则是事情本身,也就是具有明晰性的事物的本质。例如,颜色。 通过现象学还原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纯粹意识”或“纯粹现象”。我们便对之直观,对直观到的东西再进行描述和分析。这就是现象学的方法。 第一节 现象学运动 三、现象学的特点 “现象学的特点在于,它以某种方式突破了传统西方哲学对于个别与普遍、现象与本质的割裂,从而产生了某种突破传统哲学理论的、搞哲学的新方法。” 1.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 从个别如何得到一般? 2.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 现象是否是本质的表现? 第一节 现象学运动 四、现象学运动 现象学的发展,从时间上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现象学的胡塞尔时期。从1900年胡塞尔发表《逻辑研究》开始至1938年胡塞尔逝世。 第二个阶段:后胡塞尔时期。从胡塞尔逝世直至现在。 第二节 胡塞尔的现象学 一、胡塞尔的生平与著述 二、胡塞尔思想的缘起与旨趣 三、意向性理论 四、现象学还原 五、生活世界 六、欧洲文明的危机 第二节 胡塞尔的现象学 一、胡塞尔的生平与著述及抱负 1876年秋,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 )开始他的大学学习生涯,他先在莱比锡大学学习天文、数学、物理学和哲学,两年后转到柏林大学学数学和哲学。 六个学期之后,胡塞尔又转学到维也纳攻读博士学位,于1882年秋以《变量计算理论的论文集》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跟随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研究哲学。 第二节 胡塞尔的现象学 1891年胡塞尔发表第一部著作《算术哲学》。在这部著作中,胡塞尔试图通过对数学基本概念的澄清来稳定数学的基础。但是他对数学概念的澄清是在对心理行为的描述心理学分析中进行的,因而,受到弗雷格的指责,胡塞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转而研究逻辑学与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上,其成果体现在1900-1901年发表的《逻辑研究》第一卷和第二卷中。 《逻辑研究》的发表,标志着现象学的产生。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不仅奠定了现象学的基础,框定了一大批哲学家的思维方向,而且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哲学领域。 第二节 胡塞尔的现象学 1913年,胡塞尔发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这部著作标志着胡塞尔的思想发生了转变。由于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用了大量篇幅来讨论意识活动和意识结构,并且也把现象学称为“描述心理学”,未能彻底去除心理主义的痕迹。而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一书中,胡塞尔试图把现象学构造为一种超验的关于纯粹意识的理论,以实现把哲学提升为一门严格科学的理想。 第二节 胡塞尔的现象学 标志着胡塞尔思想另一次转变的是在他退休以后出版的《笛卡儿的沉思》(1931)和《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1936),这两部著作表明胡塞尔开始讨论与人类历史、政治有关的实践现象学,他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并认为生活世界是现象的源泉。 第二节 胡塞尔的现象学 二、胡塞尔思想的缘起与旨趣 1、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胡塞尔一开始接受的是当时流行的心理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企图用心理规律来解释逻辑的规律。心理主义者认为,只有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才是哲学研究的基础,也惟有他们的方法,才是哲学方法论的楷模。 如果用心理主义的理论来解释逻辑,必然会导致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