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doc
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
阿地力沙塔尔
新疆农业大学
林学与园艺学院
一、刺吸式为害的害虫
1.蚜虫类的识别及其防治
同翅目属蚜虫总科 Aphidiodea。
识别特征:小型多态昆虫,同种间
有无翅和有翅型。触角3-6节,有感
觉器。跗节2节,第1节很短。腹部
常有腹管,末节背板和腹板分别形
成尾片和尾板。如有翅,则前翅比
后翅大,前翅有翅痣。
蚜虫类的危害特点
危害嫩枝、幼芽、叶片及根部导致梢叶卷曲、变色或形成虫瘿或致煤污病,或传毒
生物学特性
主要种类
主要种类
主要种类
蚜虫类的防治
在野外防治应在春秋季节等进行。
一、结合园林树木修剪,冬季剪除有卵枝叶或刮除枝干上的越冬卵。
二、园林树木萌发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兼治螨、蚧。
三、在夏季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避免天敌昆虫活动旺盛时期大面积喷化学药剂,有必要施药时要局部施药(如根埋、涂干、注射)或选择施用对天敌安全的药剂。
蚜虫类的天敌
蚜虫类的防治
四、药剂防治:
叶片有蚜率在30%左右、开始出现有翅蚜时即需进行防治。
防治时可选用下列药剂:
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
10%吡虫啉水剂2000倍液、
20%安克力乳油1500~3000倍液、
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
25% 喹硫磷乳油600~1000倍液。
此外还可以选用速灭杀丁、敌百威、灭蚜松等。
蚜虫类的防治
肥皂液:防治对象刺吸式、咀嚼式口器类昆虫及叶螨类。
制作方法:150~300g固体洗衣粉加入10L温水,0.5L酒精,1汤勺食盐溶解均匀即可。施用方法:每隔7天用药1次,连用2 ~ 3次。
尿素合剂:防治对象(蚜虫、蚧、粉虱、红蜘蛛)
配方:尿素0.5Kg、洗衣粉0.15kg、水50Kg
风油精: (蚜虫、粉虱)风油精稀释600-800倍喷雾。
2.介壳虫类的识别及其防治
蚧属于同翅目蚧总科
识别特征:一般称为介壳虫,雌雄异形。雄虫有1对膜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棍。跗节1节。雌虫无翅,跗节1-2节,3个体段常愈合,头胸分界不清,有的连腹部也分节不清。常被有蜡质、胶质的分泌物,或有特殊的蚧壳保护。
生态学的特性
蚧虫一生大部分虫态和虫期都是营固定寄主,只有在初孵若虫阶段,由若虫爬行,扩散到新的寄主部位或新寄主上去,这个阶段称扩散期或涌散期,该期若虫称初孵若虫(浪荡若虫)。一旦口器刺入寄主组织内,大多雌蚧虫终生不动,直到产卵完毕而死去。雄虫则在羽化后,靠飞行寻雌交配,寿命仅1-2d。
因此,蚧虫远距离扩散和传播常是被动地由人为传播和靠动物、风吹、雨水冲刷等方式进行。
对蚧虫防治措施中实施检疫的作用就在于此。
主要种类
主要种类
枣大球蚧Eulecanium gigantean
杨盾蚧(形态特征)
杨盾蚧(Quadraspidiotus slavonicus Green)属同翅目,盾蚧科。
分布及危害:分布于陕、甘、宁、青、新、内蒙、山西等北方地区。危害杨、柳,以箭杆杨受害最重,严重时介壳布满枝、干。
生活史及习性:
新疆1年 l~2 代,l 代者以 2 龄若虫在寄主枝干越冬,第 2 代仅发育到不能越冬的 l 龄若虫,至翌年 3 月树液开始流动时越冬若虫出蛰危害。雄虫 4 月下旬始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羽化期较集中、约 4~5 天;6 月初出现 1 代若虫,部分发育到 2龄进入休眠状态并越冬;部分发育快的于7月中旬羽化为成虫,8月上旬为2代若虫活动高峰,但该代若虫发育缓慢,不能进入 2 龄。雌虫胎生或产卵生殖,卵期很短,单雌怀卵 14~15 粒 ( 新疆 ) 。先孵若虫常在母体介壳尾部固定取食,后孵若虫则爬出母体介壳寻找光滑的枝干固定取食,若虫固定 l~2 天后即分泌蜡壳。第 1 代若虫常危害叶片,第 2 代仅危害枝干。
蚧类的防治
一、强化检疫,严禁携虫花木、接穗调运和引进。
二、生物防治:对当地天敌应加以保护利用。
蚧类的防治
三、化学防治: (要抓住浪荡若虫期)
喷药、灌根、涂干、注射等方式施药。
涂干:3月初树液开始流动时,树干离地面30厘米处注射或涂抹药剂,常用的药剂有50%的久效磷乳油、 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吡虫啉乳油等药剂(一般稀释到5~10倍左右用兽医针筒注射、或树干韧皮部上涂抹施用)。
蚧类的防治
喷药:在初孵若虫阶段,即若虫爬行,扩散到新的部位或新寄主上去(扩散期)可选用下列药剂:
40%速捕杀乳油1000~1500倍液
5%蚧螨灵乳油1500~2000倍液
40%速蚧克乳油1000~1500倍液
10%康福多(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
醋盐合剂(食醋5ml,食盐10g,水1000ml),
烧碱溶液(20%烧碱溶液15ml、洗衣粉15g、水1000ml)
以上药剂对绵蚧、粉蚧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叶蝉类及其防治
识别特征:体长3-15毫米。单眼2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