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的作用及古今差异
第8期 现 代 阅 读 NO.8
2011年8月 MODERN READING August.2011
浅谈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的作用及古今差异
刘俊英
(山西省应县罗庄中心校)
【摘要】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偏义复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它存在的必然性,然而这
些作为我们阅读古典书籍的一个难点,给我们准确理解词义和文章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发展到现代汉语成为偏义词,有相同之
处也存在差异。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语言也是这样的,通过本文对便宜副词作用的探讨希望在以后的阅读当中遇到偏
义复词能够准确的理解它的意义。
【关键词】偏义复词 作用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97(2011)08—0091-02
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又叫偏义复合词。这种复合词 使表达委婉含蓄,还表现了古人认识事物的辩证思想,也暗
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单音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 含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作为陪衬,只有 从古代汉语的偏义复词发展到现代汉语的偏义词,其特
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古人在遣词造句的时候,本 点之一是它的结构已基本定型。主要表现在:一是陪衬语素
来用一个单音词就可以充分表达意思,却要增加一个不表义 位置固定,不再时前时后,不再受特定的语言环境的制约,
的陪衬语素,这样做必然有它运用的目的,那就是追求语气 也就是说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的灵活性已经消失,二是已凝固
的舒缓,音韵的和谐,句式的整齐这样的表达效果。 成一个词,构成偏义词的两个语素之间结合的很紧密,中间
首先偏义复词是一种修辞手段,通过这种手段主要目的 不容许插入其他成分或者随意分开,也就是说古代汉语偏义
是为了凑足字句,协调音节,增强文章的音乐美。 复词的临时性也不存在。例如:“人物”两个语素结合的十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陌上桑》) 分紧密,中间不能插入任何成分或者将其拆开,其义偏向于
这里的“东南”偏指“东”,“南”只是用来协调音节。 “人”,“物”作为陪衬语素位于“人”的后面,无义,只
2、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起陪衬作用。特点之二是它的意义偏向固定化。具体表现在:
“出入”在这里只表示了“出”的意思,而“入”字只 一是由两个语素凝固成一个偏义词后,其义偏向哪一个语素
作为陪衬用字,只是为了凑足音节,与上句对仗,达到和谐 是固定的,不能随文而异,也就是说表义语素的位置已经确定,
优美的效果。 不管在任何时期,任何的语言环境中,始终固定在这个语素上,
3、沐猴而冠带,智小而谋强。(曹操《莜露行》) 不会再出现忽此忽彼的现象。二是两个语素虽然并列,但其
此句“沐猴而冠带”是由《史记•项羽本纪》一文中“沐 中一个语素意义已经消失,在偏义词中只起陪衬作用。例如:
猴而冠”化用而来的,可见“冠带”的“带”只是为了凑足音节, 现代汉语中的“忘记”是指经历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记忆中,
使前后两句都成为五字句的形式,韵律和谐,增强了文章的 不记得。只有“忘”的意思,偏义点在“忘”,“记”虽与“忘”
音乐美。 并列,但无义只起陪衬作用。“窗户”指墙壁上通气透光的装置,
从上面的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偏义复词的使用, 偏义点在“窗”,“户”作为陪衬无义。“国家”偏指“国”,
都有着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