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垅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阿垅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pdf

论阿垅 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 [-] 陈 敢 随着抗战的深入,阿垅便以诗歌创作为主了。在他看来,“诗是赤芒冲天直起的红信号 弹 !攻击,攻击前进 !诗是攻击前进的红信号弹 !”他开始在胡风主编的 《七月》《希望}Lk发 表诗作。他的代表作 《纤夫》、《琴的献祭》、《无题》、《写于悲愤的城》便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人们也开始熟悉了这位激情四溢的诗人。 1946年,阿垅突如其来地遭遇两次打击:一是妻子张瑞在母家 自尽;二是因被人告密被 国民党当局下令通缉。他写的 《莺啼序》一词就反映出当时心情:“朗然把吴儿宝剑,无端 自 照英雄泪。与长江潮落潮起,指心为誓。”“情怀未改,须毛生怒,吟诗横槊男儿事。……秦关 徒拒陈吴,二世何能,夕阳鬼世。”诗人感慨万千,笑骂蒋国民党统治如同秦二世,覆灭就在眼 前。阿垅由此开始了逃亡生活,先南京,后杭州,直至 1949年在杭州迎接了解放。1949年7 月,阿垅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大会结束后被分配至天津市作家 协会工作。正当他积极投身于新文艺事业之际,出乎意料的却是迎面泼来了冷水。1950年 初,他在天津 《文艺学习》第一期发表 《论倾向性》一文,又在上海 《起点》第二期发表了《略论 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一文。现在看来,上述两文的基本观点完全正确,是马克思主义的,但 不料却遭到了一连串点名批评。事后才知道,论文发表不久,周扬在 3月 14日的京津文艺 干部会议上就批评了阿垅上述两文,并将阿垅定性为 “小集 团”成员,也就是说,不是因文而 获罪,而是因人而获罪,可谓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此时阿垅的心情悲苦也就可想 而知了。1954年端午节,他写的一首纪念屈原的七绝便是当时心情的夫子 自道: 汨罗江水故深沉,江水不如谗谤深! 总是娥眉违众女,还将香草遣孤心。 1955年初,大规模开展反 “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前,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阿垅已感觉 到风暴即将来临,他赋诗 《髭须行》以明志: 年少喜拔须,年老须不拔。春风吹野草,积霜入毫发,人生将五十,骨格兀突,不弹 琴上尘,还惜剑刃铩。郁郁如有怒,遂 自胸间发。老马骋长鬣,雄狮顾荒樾。丈夫气如 此,吾头不可杀。 论阿垅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 53 诗人铮铮铁骨的形象跃然纸上,“可以被压碎,但绝不屈服”。时年阿垅48岁。不久,他 被罗织的 “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国民党特务”、“反动军官”等罪名被捕。在狱中虽横 遭迫害,但始终不承认强加于他头上的种种恶谥。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因他多年身 患骨髓结核而得不到治疗,终于在 1967年 3月21Ft病死狱中。他至死都坚持他一贯的信 仰,相信终有一天会恢复他的清 白。13年后他终于得到了平反昭雪。阿垅的无怨无悔,使 人想起另一位也因遭到不白之冤被打成 “右派”的诗人梁南所写的 《我不怨恨》: 诱惑入的黎明,/以玫瑰色的手/向草地赶来骠悍的马群。/g叶看到了自己的死 亡/亲昵地仍伸向马的嘴唇,/-5-群踏倒鲜花,/鲜花/仍 旧抱住马蹄狂吻;/8象我被抛 掉/却始终爱着抛弃我的人。/呵,爱情太纯洁时产生了坚贞。/谁也不知道:一片坚贞 里,/还有愚鲁的虔诚和天真;/我死死追着我爱的人,/哪管脊背上鲜血滴出响声……/ 希望,总控制着我的眼睛,/我在风雨泥泞之途没有跌倒,/我在捶楚笞辱之中没有呻 吟,/我在沉痛无边的暗夜,心里/总竖着十字架似的北斗星。/至今我没有怨恨,没有;/ 我爱得那么深,/当我忽然被人解开反扣的绳索/我才回头一看:呵!我的……人民,/两 颗眼泪落下来,谢谢,声声,声声。 此诗虽为梁南特定岁月的境遇和心境的描写,同时也是对阿垅悲剧性一生的高度概括, 揭示了诗人超拔的人格魅力。自然也有人会说,这 “不怨恨”是不是在宣扬一种如黄宗羲所 批判的,由于皇权专制化而造成的普天下之士 “跻之仆妾之间而以为当然”的臣妾哲学,或者 说它为一种受虐待狂心理。[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阿垅说,其一生却是坦荡诚恳,虽备 受打击,也不作违心之论,有颗诗人赤子之心,是诗品和人品的统一,正如他所宣称的: 我要开作一枝 白色花——因为我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然后我们凋谢。

文档评论(0)

只做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