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功能途径论翻译,论翻译的重要性,论翻译的原则,泰特勒论翻译的原则,目的论翻译,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六国论翻译,韩网评论翻译,朋党论翻译
第十四卷
第一期
江南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NAN COLLEGE
Vol .14 No
1999
论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赵芝英
[摘要】功能对等问题是翻译史上翻译理论家们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就当代美国翻译
理论家Nida提出的观点,阐述了功能对等论的衡量标准;并从语义上和文体上分析了功能
对等是否可以取得,指出,奈达的功能对等论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其局限性。
【关键词】翻译;语义;文体;功能对等
【中图法分类号】H3159
一、功能对等论的起源
功能对等论在翻译史上是同等效果论的变体。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同等效果论的是英国
翻译理论家泰特勒A, F, Tytler). 1790年,他在《翻译原理简论》一文中,为“好的翻译”
下了一个定义:“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使得译文语言国家
的人们能够清晰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象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①
这就是说,好的译文应该能够在不同的语言社会里和原作产生同等的效果。德国翻译理
论家考尔(Paul Cauer)在18%年的《翻译艺术》一书中称之为rmparable effect(效果相
当)。英国翻译理论家E, V, Rieu把这一项要求正式命名为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
(同等效果原则)。②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A. Nida)在《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说道:“动
态对等也就是译文读者对译人语的反应程度大体上与原语读者一样。”原文为:“Dynamic
equivalence is therefore to be defined in tern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eceptors of the message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substantially the~manner as the receptors in the~。language. Z
这正是功能对等论的起源。
二、功能对等论的衡最标准
关于功能对等论的衡量标准问题,是翻译理论家们长期争论的问题。现就奈达的观点作
一探讨。奈达在《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一文中提出:功能对等从根本上可把
原语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欣赏程度和译文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欣赏程度进行对比,这是基本
的。由于读者的“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因素,所以他又强调:最好用“程度的精确性”来阐
述功能对等。④ 那么,用什么来衡量“程度的精确性”呢?奈达引用了Hofstadte:在他的《An Eternal
Golden Brai毋一文中提出的同形线(Isomorphs)来加以说明。同形是符号与符号或符号与现
实的相似,如一、二、三和1, 2, 3。功能同形指不同系统中有相同效果的形式,如英语中
的成语“to grow like mushrooms”和汉语中‘·象雨后春笋一样成长”就是功能同形。同形线仅
仅是一个形象性的、近似的概念延伸,因此得出结论:没有一种翻译是完全对等的,也就是
说对等概念不能用数学意义上的“恒等式”来衡量,只能是一种“近似自然的对等”(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
依据认知因素和经验因素,功能对等观点含有不同的精确程度:从最小效果到最大效
果。功能对等的最小效果要求:“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能达到想象出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
和欣赏原文的程度。’,⑤任何达不到这种程度的对等都是不能被接受的。理想的最大效果要
求:“译文读者应当基本上象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那样理解和欣赏译文。”⑥象这种最高
定义,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实行起来往往有很大困难,因为一旦涉及到意识形态问题,特
别是复杂而又微妙的美学现象,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只有在机械的信息传递等非常特殊的情
况下才有可能实现。所以,我们认为,功能对等不是指翻译过程中词义的绝对相等,而是要
求译文读者能和原文读者同样顺利地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
实、意境气氛等。
三、功能对等是否可以取得
在《奈达论翻译》中,奈达给翻译下的定义是:“所谓翻译,是指从语文到文体在译语
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⑦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翻译中的功能对
等要从语义上和文体上考虑。
A、语义上的功能对等
由于文化差别,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语义上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⑧
(1)在一种语言里有些词在另一语言里没有对应词。如汉语中没有表达cowboy的意思
的对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