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预测预报,地震预测预报,水平摆地震预测预报仪,天气预报是怎么预测的,病虫害预测预报,天气预报预测,顶板来压预测预报制度,瓦斯地质预测预报报表,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病虫害预测预报方法
第六章 冲击地压危险的预测预报 第94条 可能性指数诊断法 1.计算采动应力场分布规律; 2.测试和计算煤岩体的冲击倾向性; 3.计算应力和冲击倾向性对“发生冲击地压”事件的隶属度; 应力隶属度 (6-4) 式中:Ic —— 煤层最大应力与单向抗压强度的比值。 冲击倾向性隶属度 (6-5) 式中:Wet —— 煤层冲击倾向性指数。 第六章 冲击地压危险的预测预报 4.计算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指数。 (6-6) 5.诊断某一地点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 (1)U=0~0.6,不可能; (2)U=0.6~0.8,可能; (3)U=0.8~0.9,很可能; (4)U=0.9~1.0,能够。 第六章 冲击地压危险的预测预报 第95条 冲击地压危险局部检测方法主要有钻屑法、电磁辐射仪监测等。检测时以钻屑法为主,结合电磁辐射仪或其它方法综合预测冲击地压危险。 第96条 冲击地压危险重点区域必须进行日常监测,发现异常时及时进行分析。判定有冲击地压危险时,及时实施解危。 第六章 冲击地压危险的预测预报 第97条 钻屑法检测冲击地压危险指标及判定方法 1.钻屑法检测指标由煤粉量、深度和动力效应组成。 2.钻粉率指数方法判别工作地点冲击地压危险性指标,参照表6-5规定执行。 表6-5 冲击地压危险性的钻粉率指数 注:钻粉率指数=每米实际钻粉量(kg)/每米正常钻粉量(kg) 第98条 钻屑法实施方法 1.钻孔应尽量布置在采高中部,平行于层面,垂直于煤壁。 2.检测深度一般为3.5倍采高,在此范围内,如已确定冲击地压危险,可停止检测。 3.钻孔地点、孔距以及检测时间按现场情况确定。 4.检测时应记录钻孔时间、地点、深度、每米钻孔的排粉量、施工中的动力效应以及钻孔地点的生产地质条件,并绘制钻孔位置示意图。 第六章 冲击地压危险的预测预报 钻屑法的实际应用 (1)估测支承压力 由于钻屑法能够估测煤岩体应力大小和分布,因而能够用于估测采掘工作面的支承压力大小和分布规律。 (2)鉴别冲击危险 用钻屑法鉴别冲击危险是带有经验性的,而且不能依据个别钻孔提供的数据,应通过多个钻孔的测试结果,鉴别冲击危险的变化。 (3)检查解危措施的效果 实施解危措施后,支承压力峰值降低,峰值位置向煤体深部转移,打钻过程中一般比较平静,无动力现象。这些都表明煤体已经卸载。 钻屑法的不足之处 解释吸钻、卡钻的原因 第六章 冲击地压危险的预测预报 轨顺内帮卸压爆破前钻粉量 轨顺内帮卸压爆破后的钻粉量 第六章 冲击地压危险的预测预报 第99条 便携式电磁辐射仪操作方法 1.根据测试要求,在预测区域布置测点。 (1)掘进工作面迎头布置三个测点,分别位于左、中、右;距掘进迎头100m范围内巷帮每隔10m布置一个测点。 (2)回采工作面在顺槽、工作面煤壁每隔10m布置1个测点,测试时天线正对煤壁,距煤壁0.5~0.7m以内,距离机电设备1.0m以上。 2.在地面设置测定参数:门限值、组数等;测试时打开电源开关,待显示稳定后直接进行测试,每个测点监测时间一般为2min,数据超限自动报警。 第六章 冲击地压危险的预测预报 第100条 便携式电磁辐射仪判断动力灾害危险性准则 1.临界值法:当电磁辐射强度或脉冲数超过临界值时,监测仪自动报警,表明有冲击地压危险。 2.动态趋势法:当同一班次(或不同班次、不同日期)电磁辐射强度或脉冲数呈明显增长趋势时,判定有冲击地压危险;当相邻班次或连续两天以上电磁辐射强度或脉冲数变化幅度较大,超过一定比例后,判定有冲击地压危险。 第六章 冲击地压危险的预测预报 第101条 电磁辐射检测指标,通过煤样的实验室电磁辐射试验结果,结合现场钻屑法检测指标以及现场实际电磁辐射检测数据综合判定。 第六章 冲击地压危险的预测预报 第102条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监测方法主要是应用微震监测系统、应力实时在线监测安全预警系统、在线式电磁辐射监测系统、地音监测系统、地震层析成像系统等监测冲击地压危险。 第103条 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必须应用微震监测系统、应力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对冲击地压危险进行连续实时监测,并建立预测预报等管理制度。其它区域监测方法,可视矿井实际条件选用。系统建立完成经试用后,须经过专业公司或能化公司组织验收。 第六章 冲击地压危险的预测预报 第104条 微震监测的范围应包括矿井中所有受冲击地压(矿震)威胁的区域,并保证能够记录和定位能量至少为1×103J的震动事件;对中等以上冲击地压危险区域中的巷道,应能监测到更低能量的震动事件。 第105条 微震监测系统使用基本要求 1.合理布置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测站,并考虑测站在深度上的差别。 2.每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