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中医药
江西中医药2012年8月第8期总43卷第356期
历代针灸治疗中风概要
★ 李梦 (安徽中医学院 合肥 230038)
摘要:中风是中医内科常见的急性病证。中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很高发病率、致残率、病死
率和复发率的疾病。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并总结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针灸治疗中风,不仅简便易行,而且疗效显著。
关键词 :中风;针灸;综述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B
1 中风概述 论、湿痰论、气虚论等。
中风临床上以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伴 口角喁 中风的病机,《素问》闭日:“阳气者 ,大怒则形气
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 ,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半身 绝 ,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
不遂为主要症状n。因其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 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指出了气血逆乱,气血上
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又名 “卒中”、偏“枯”等。 逆 (脑),是中风病发生的根本机制。《素问玄机原病
中风属内科重症,素《问》日:“血之与气,并走 式》1日:“中风……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
与上 ,则为厥,厥则暴死,气复则生,不返则死。”景《 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
岳全书》1日:“非风之脉……急数炫大者死。”症《因 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丹溪心法》 日:“中
脉治》详细记载了中风的临床表现:“中风之症 ,卒 风……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 ,热生风也。”张伯龙
然仆倒 ,昏不知人,若痰涎暂升 ,少顷即醒,此中之 指出中风乃 “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
轻者。卒然仆倒 ,昏不知人,痰涎壅盛 ,口噤失音, 总之,中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的
良久不醒,渐渐沉重,此中之重者”。 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原因。肝肾阴虚,
中风的病因,早在 《内经》时期就已经认识到感 水不涵木 ,肝风妄动;五志过极 ,肝阳上亢,引动心
受外邪等即可诱发本病,如 《灵枢》1日:“虚斜偏客 火 ,风火相煽 ,气血上冲;饮食不节,恣食味厚 ,痰浊
于身半 ,其人沈,内居营卫 ,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 内生;气机失调,气滞而血运不畅,或气虚推动无
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旧:“偏枯……肥贵人 力,日久血瘀 ;风、火、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扰清窍,
则高粱之疾也”。自《内经》以后,后世医家对中风 导致脑络阻滞,神失其用;或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则
病因病机有不同认识,经历了从外因到内因的发展 发生 中风。
过程 ,唐宋以前主要以 “外风”学说为主,认为中风 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卒中。脑卒中又称
的发病原因是 “内虚邪中”,认为气血虚是发病的根 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
本。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则突出以 “内风立 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
论,如刘完素的 “五志化火”,李东垣的 “正气 自虚”, 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也是全
朱丹溪的 “血虚有痰 ,治痰为先 ,次养血行血”等 球人 口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
等。清代叶天士[61认为 “中风的病机是精血衰耗 ,水 2 针灸论述
不涵木 ,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王清任 中风的中医药治疗,主要选用平肝熄风、化痰
于 《医林改错》口指出 “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 祛瘀通络之剂,并配滋养肝肾、益气养血以扶正祛
由“气虚血虚”所致。 邪、标本兼顾。而其实,早在 《医级》中就已论述中
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对 “中风”的认识逐渐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参考模板】.docx
- 击穿电压测试操作规程.pptx
- 2020年自考《警察组织行为学》重点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2年应用现代化建设指南-中国信通院.docx
- 2025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题05 《红星照耀中国》真题练习(综合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
-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锻炼新进展PPT课件.pptx
-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SB∕T 11184-2017 药品流通企业关键绩效指标体系(高清版).pdf
-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6》.doc
- 监控室值班巡查记录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