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北淮阳构造变形带特征与应力状态研究.pdf
地 震 地 磁 观 测 与 研 究
第36 卷 第3 期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Vol .36 N o . 3
20 15 年 6 月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Jun . 20 15
doi: 10. 3969/j. issn. 1003-3246. 2015. 03. 001
安徽北淮阳构造变形带特征与
应力状态研究
刘东旺 倪红玉 沈小七 刘泽民
(中国合肥23003 1 安徽省地震局)
摘要 在分析安徽北淮阳构造变形带变形特征和活断层作用的基础上,利用该区现代中
小地震资料,采用近震直达P 波、S 波垂直向最大振幅比方法、震源机制的系统聚类和
统计分析法,反演部分地震震源机制,并分析现代中小地震活动特征及应力场状态。结
果表明,北淮阳构造变形带上主要断层现今处于活动状态;现代中小地震震源总体较浅,
在2 次6 级地震震中附近形成小震密集区,可能反映了震源区介质相对破碎。震源机制
的系统聚类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区断层以走滑或斜滑型破裂为主,但存在倾滑的逆
断层;区内应力作用方向以水平为主,也存在部分垂向力作用;主压应力 轴的优势分
P
布为近EW 向,其中既有华北应力场,也有华南应力场作用;有少量近N S 向应力场作
用存在。反映该区处于应力场过渡区,因此将其作为华北、南华地块区的边界是合理的。
关键词 变形特征;地震活动;震源机制解;现代构造应力场;北淮阳构造变形带
0 引言
地震是构造活动的产物,而在构造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带往往形成构造变形带。安徽北
淮阳构造变形带及邻域历史上发生9 次5 级以上地震,其中6 级以上2 次(1652 年和 19 17
年),分别占安徽省同级地震的39.1% 和50% 。19 17 年带上发生的霍山6¼ 级地震为安徽
省有记载的2 个最大地震之一。1954 年以来,带内虽没有发生5 级以上地震,但6 级地震
老震区中小地震绵延不绝,并因此成为安徽乃至华东地区一个地震预报“震情窗口”。
王泽皋(1985 )通过对我国内陆地区历史上一些7 级以上大震区地震活动时、空、强
的统计分析,发现许多大震区时过几十年、几百年乃至近千年,还有不少小震活动,从
而提出大震区的“长期活动”概念,认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近年研究表明,在具有长期
活动历史大震区,可通过对现今小震震源位置群体特征和震源机制的研究,给出历史大
震震源断层的位置及其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运动方式(刘澜波等,1995 ;刁桂苓等,
1999 ;胡新亮等,2004 )。
安徽省属于频度不高的中强地震活动区,中强以上地震重复间隔相对较长,北淮阳
构造变形带是其中构造复杂、中强震活动频度与强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因此,深入研究
历史地震和历史地震区的现代中小地震活动特征及应力状态,对于认识该地区地震孕育、
发生的条件和规律,无疑是重要的。本文结合北淮阳构造变形带的变形特征、断层活动
作者简介:刘东旺(196 1—),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预测预报及其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安徽省地震局重点基金资助项目
本文收到日期:20 15-0 1- 14
2 地 震 地 磁 观 测 与 研 究 36 卷
分析,利用该地区现代小震资料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应力状态。
1 北淮阳构造变形带变形特征及活断层作用
北淮阳构造带是一条新生代构造变形带,也是“973”—— “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
项目(张培震等,2003 ;张国民等,2004 )划定的华北与南华地块区边界带的一部分 [ 图
1(a )中斜线区域Ⅲ ] 。位于秦岭—大别断褶带东端的安徽霍山地区,其北、东以肥西—韩
1
摆渡、郯庐断裂分别与华北断块南缘、下扬子断块西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震部门在应急救援演练中应敢于“亮真较劲”.pdf
- 地震重灾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以四川省什邡市为例.pdf
- 地震预测方法概述.pdf
- 地面高精度磁测在核电站选址中的应用.pdf
- 坚定信心狠抓落实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pdf
- 坚持不懈+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二次土地调查各项后续工作——在全国省级调查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pdf
- 坝上草原相关花粉源范围与相对花粉产量估算.pdf
- 坠落式危岩体稳定性可靠度判定及参数敏感性分析.pdf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异化背后的地方政府行为机理.pdf
- 城乡结合部发育阶段划分与土地管理策略--以重庆市为例.pdf
- 第十一章 电流和电路专题特训二 实物图与电路图的互画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鲁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docx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6.3加工音频素材 教学设计.docx
-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说课教案 (1).docx
- 4.1 夯实法治基础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
- 3.1 光的色彩 颜色 电子教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为了八年级上学期.docx
- 小学体育与健康 四年级下册健康教育 教案.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北京课改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浙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浙摄影版(201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人美版(常锐伦、欧京海)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