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环境哲学思想.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环境哲学思想.pdf

文化研究 2009.09. B 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环境哲学思想 古春梅 20世纪,人类的生活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暖化、臭 活智慧和对宇宙、自身关系的认识,儒家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独特的表 氧层稀薄、森林大量砍伐、水污染、土地沙化、生物物种大量灭绝、化 述和发展。 学药剂污染等,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已经深刻影响到地球生物的生 (一)古代儒家主张 “时禁” 存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如何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与自然如何和 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生命的节律十分敏感,主张一种 “天人合 谐相处这一课题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并通过一定的制度来体现这种精神,反映出 哲学家面对生态环境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来阐释这种人与自 一种节欲的观念,表现出一种中和、宽容的态度。 然环境的关系演变,我们通常将其称做“环境哲学”。环境哲学旨在 古代儒家主张“时禁”,认为这种为自然和生命的节律而制定的 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西方环境哲学方兴未艾之际,我 各种禁令为 “圣王之制”,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维持和人类的普遍生 们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看到中国的先哲早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 存,而不仅仅是个人修身养性的道德约束和限制。古代儒家学说不 深刻的思考,并对当代环境哲学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是普遍地禁止或绝对地非议杀生,而是认为人们某些时候可以做这 中国古代的环境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儒家的天人关系论与道 些事,某些时候不可以做这些事。目的不是完全的禁欲,而是节制人 家的自然观。 类的欲望。如猎兽或伐树,《礼记》“祭义”记载说:曾子曰:“树木以时 中国古代环境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天”和“人”。 中 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国古代的天人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人制于天、人定胜天、天人合一, 又《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亦记载孔子说:“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 其中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其基调。 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话对时令的强调,以及 一、儒家的天人关系论 把惜生、不随意杀生的“时禁”与儒家孝、恕、仁、天道等道德理念紧密 “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是古代中国人一种悠久的生 联系,这意味着对自然的态度与对人的态度不可分离,广泛地惜生与 爱人悯人同为儒家思想的应有之义。 我国游记散文中十分珍贵的文学遗产。他所积累的丰富创作经验及 族和辉煌时代心底的音符。 其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艺术技巧,实在有着不可磨灭的美学价值和借 当前游记虽不乏佳人佳篇,但让人感到有些烦躁和不安。有些 鉴意义。他依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将游览的进程、时间的先后、表现的 作品虽名噪一时,而后便似流星一闪而过。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立 重点统统按照美学原则精心安排,构思到位。他精心选取自然景物, 意太“高”,二是寄托过“深”。众所周知,中国游记散文,从她诞生的 尤其善于捕捉那些自己印象最深刻、感染最强烈的审美意象,准确逼 那一刻起,就是一位打着羊角辫的活蹦乱跳的“野姑娘”,游记体散 真地加以追踪式描绘。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名寨大川,则雄伟壮 文的语言应当具有绿色自然的“天生丽质”,要少“打扮”,去粉饰。作 阔;深山幽谷,则凄清僻静;悬岩邃洞,则奇妙万状;花鸟虫鱼,则栩栩 家应信手拈来,切勿有意寄托太高太深的情感,更不能有意潜藏人 如生。郁达夫笔下主客观意象,与历史的真实、地理的风貌、生活的 生哲理思辨。要传承中国古代游记的审美传统,在“无意”中立意, 诗情结合得天衣无缝。给读者一种赏心悦目的全方位立体式的美感 在“无托”中有寄。拙笔以为,一个时代意识和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的 享受。郁达夫的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