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章草草诀歌》的作者问题――对一段离奇章草案的几点质疑.pdfVIP

再论《章草草诀歌》的作者问题――对一段离奇章草案的几点质疑.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论《章草草诀歌》的作者问题――对一段离奇章草案的几点质疑.pdf

V01.30No.5 Yue 东岳论丛May.,2009 2009年5月(第30影第5期) (DongTribune) 再论《章草草诀歌》的作者问题 ——对“一段离奇章草案的几点质疑 杨加深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济南250100) [摘要]传世的《章草草诀歌》是经近代书商卓君庸装订成册后销售而流传的,当时的绝大多数鉴定大家认 为是晚明人所书。20世纪30年代,于右任断定《章草草诀歌》是由近人王世镗的《增改草诀歌》改头换面而成。然 笔者认为案件了结之后,依然存在用韵、名实、风格、版本诸方面的困惑。因此,“离奇章草案”远未了结。 [关键词]章草草诀歌;王世镗;质疑 【中图分类号]J29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9)05—0109—04 一、“离奇章草案”始末 流传于世的《章草草诀歌》,究竟作于何时,出自谁手,又由谁书写,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且至今悬而未 决的问题。争议集中于两点:一是成书时代,二是作者与书者。观点有两种:~种认为是宋克、祝允明之后的 晚明人所作;另一种认为是出自近代书法家王世镗之手。 1.认为是晚明人所作。此说之代表人物主要有卓君庸、罗复勘、林志均、余绍宋、周肇祥等。书商卓君庸 的态度并不明朗,与其说是结论,更像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其断代依据也仅仅是书法本身的“笔意高古”。他 在跋语中说:“近岁从事编辑章草,偶得此本,中所坏益字数颇为不少,惜不著书者姓氏。顾其笔意高古,议论 中肯,非精通小学、苦攻稿法者未易臻此。其明季宋祝以后继起之人物欤?乙丑夏日,定谋跋”① 罗复勘有二跋,均认为是晚明人所作。从乙丑年跋看来,断代的根据不是书法本身,而是此歌诀中的一 句话。乙丑年跋云:“《急就章草诀歌》(即《章草草诀歌》)向未经见,以无书人姓名可考。其中有‘慨自赵宋 后,章法始日亡’之语,疑为明朝人书,笔意绝似宋仲温,虽简古不逮,殆时代使然,而结体精熟,亦可上窥《月 仪》。汉赵壹言:‘删难省繁,损复为单,章草之妙,尽在于是,因流溯源,幼安休明复可梯接矣。’君庸道长所藏 精拓,出示索题。”②丁卯初夏,罗氏又跋,其中提到的王世镗“改易数十字遂窃为己有”的跋语中,不难看出他 对歌诀作者归属问题的意向。跋云:“此本不署书人姓名,自难臆断,然其为晚明人书,似无疑义。近王氏(王 世镗)覆刻本,改易数十字,遂窃为己有,而此本几晦。并记于此,以俟真鉴。”@ 林志均之跋语较长,似乎确定为明代书家所作。他说:“卷中所云‘宋祝溯张杜,波澜探渊源。秘语仍进 授,指捻笔能旋。’盖章草日亡之后,明代作者迭见笔法得以不堕。慨叹之余,继从忻幸此《章草草诀歌》之所 由作也。近人章武王氏刻本改为‘钟王溯张杜’,斯失其憎耳。”④林又说:“惟得之,独名氏缺然,然似非近代 书家所能”。这反映出林氏态度的模棱两可。不过林志均提出了自己的两大发现。一是他理清了《章草草诀 歌》与托名王羲之所书的《草诀百韵歌》朱刻本之间的渊源关系。跋语云:“唐荆川《稗编》载《草诀百韵歌》, 杨升庵《丹铅总录》作《草书百韵歌》,知‘草诀’二字在明代中叶尚非通称,今通行《草诀歌》,如连奎馆本、拳 石堂本,文皆与《稗编》所载同。关中朱敬缢刻本(敬馐,系出秦藩,万历中官奉国中尉。按《明史·诸王别 传》:秦王校,太祖第二子,洪武三年封,十一年就藩西安,十传至靖王敬镕。万历四年薨。敬锰、敬镕同辈,行 家于秦,故刻本跋属关中朱某),则取《百韵歌》加以删节,都八十三韵(至宝斋本同),此本乃针对朱本而作, 广为百三十三韵,……其非据《百韵歌》,乃据朱刻本而作明矣。《百韵歌》托名王羲之作,杨升庵辨为宋人所 编著,刻本不载年月,殆万历间刻,则更在升庵后耳。”@二是对歌诀中出现的“慨自赵宋后,章法始日亡”一句 [作者简介]杨加深,男,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109 No.5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