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节拾趣.ppt
* 春节拾趣 杨各庄小学新春社 2006年12月(第12期) 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想了解春节的方方面面吗,那就跟我来吧…… (作者:张青源) * 春联年画 习俗变化 传统习俗 春节溯源 主 编: 张青源 主办单位: 杨各庄小学新春社 编辑出版: 杨各庄小学新春社 地 址:杨各庄小学 邮 编: 0 6 4 4 0 8 电 话: 793467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4006—2008 国内统一刊号: CN41—5088/G5 E-mail:xichun@163.com 出版日期: 2008年12月10日 定 价:10元 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 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 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致:夏代为正月初一, 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为十月初一, 汉武帝时又恢复到正月初一,并延续至今。 “春节”,各代所指也有区别。汉代指立春这一天,南北朝指整个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场景最壮观、食品最精致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国56个民族中的53个(除去藏、白、傣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庆贺,故又称“元日大庆宴”。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闹非凡。至于 互相拜年宴请,则起自汉初,对此《通典》有所记载。 “除夕”,起源于我国先秦时代的一种“逐除”活动。《吕氏春秋季冬记》载: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敲打有响声的器皿,以驱除“疫病之鬼”,意为驱恶除邪辞旧岁,憧憬未来迎新年。 “除夕”的本义是“交易”、“去除”的意思。“夕”是象形字,如一弯银月,又引申含义为“夜”、“晚”的意思。每年最后一个夜晚,是旧的一年即将结束,新年第一天将来临的交替时候,故“除夕”含弃旧迎新之意。除夕也叫“除夜”,即除旧岁之夜。最早只有驱鬼一事,据《礼纬》里说,高阳氏有个儿子死而为鬼,专住人家 屋的角落里,出来作祟。于是除夕那夜,就有驱鬼的事,以保新年平安.但后来却小题大做,像宋朝时候,驱鬼的人要假装门神、灶神、土地、判官、钟馗之类,多达千余人,从宫里直驱逐到南熏门之外。 民间各地风俗不同,大致有三:一是祭祖先,祭后长幼聚饮而散,这叫“分岁”。二是彻夜不睡,坐到天明,这叫‘守岁”,取除旧迎新之意,旧时说可延年益寿。三是把钱压在枕头下就寝,富家把金银放在床席下,这叫‘压岁’。压住金钱,则明年元宝滚滚来,含有大发利市之意。 有的人家在夜间要打稻囤,接年饭,即 在地上用白粉作许多圈圈,一个圈代表一囤粮食。煮熟一锅饭,在上面洒上枣栗等物,过了元旦再吃这锅饭,以示年年有饭吃。 除夕团圆饭,总要摆上一碗鲤鱼和豆腐,是取“余’、“富”的谐音。鲤鱼跳龙门,又有“贵”的意思。痴儿骏女多守岁不睡,俗语说“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还有在五更时用葱打小孩头,据说是添聪明。 祭 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