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究竟是几个人?.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扬州八怪”究竟是几个人?.doc

“扬州八怪”究竟是几个人? 中国传统文人画在明末清初,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倾向,大体说来是复古与革新两路。其中,后者在晚明有徐渭徐文长这样的鬼才,清初有朱耷、石涛这样名家,到清朝中期,终于涌现一个高峰,这就是扬州画派的出现。 “杨州画派”是清代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杨州画坛的一批画家的总称,他们还有一个江湖气颇重的称号叫做“杨州八怪”(是不是想到了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江南七怪)。顾名思义,扬州八怪应该是指八个人,不过也不一定,就象“八大山人”的别号就只有朱耷一个人。有关扬州八怪究竟有谁,说法不一,就连人数也有不同说法。清朝末年,北京通州有一位学者李玉棻花了三十多年时间,编纂了一本画论《瓯钵罗室书画目过考》,记载评论了清朝近千名画家。根据他的考证,扬州八怪应指的是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鱓、郑燮、李方膺、罗聘这八个人。但实际上,曾先后被人列为“八怪”的,还有边寿民、高凤翰、杨法、李葂、闵贞、华喦、陈撰等人,因此“扬州八怪”这面大旗下的画家,至少有十五人之多。不过不管八怪还是十五怪,这些人的作品,邓拓多有收集。 郑燮,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字克柔,清代一流的大诗人、大画家。40岁中举,44岁中进士,曾赴山东范县、潍县等地任县官,廉政爱民,深得百姓拥戴,后来因上书赈灾得罪了大官,被罢官回乡,在扬州以卖画为生。郑板桥诗书画皆精,其作品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人称三绝。尤善画竹,其画墨竹,挺劲孤直,疏密相间,以少胜多。在他的竹画上曾有这样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另一幅《竹石图》中,三两枝瘦竹,从石缝中挺然挺出,坚韧不倒,其上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透过这样的画和诗,人们看到的不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竹子,而分明是高尚的气节人品。郑板桥还将书法与绘画糅合一起,不守成法,不拘一格,自然成趣,达到了是书也是题,是画也是诗,是诗也是画,行款得体,画亦增色的境界。他的题字变化多端,或长题于侧,或短题于上下,或纵或横或斜、或贯穿于画,或断断续续,或如乱石铺街,参差错落,疏密有致,真草隶篆融为一体,大大小小,东倒西歪,产生了独特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与诗画一起,构成了统一的诗情画意,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世人赞叹他是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中国文人画传统的最佳实践者。邓氏收藏其《竹石图》,其后题跋曰:“终日画兰画竹而不画石,不过小小局面,即象竹之精神面目没缺而不全。夕为石笋二枝,以兰竹夹杂其中,则石有情而竹兰亦有花矣。乃为诗曰:窄处安身密处藏,石腰石缝是吾乡。四时不老全香(一字残缺),蛱蝶游蜂哪用忙? 板桥郑燮”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博学多才,工书画诗文,精篆刻、鉴定,居扬州画坛之首。兼善山水、人物、花鸟,尤工墨梅。邓拓收其《水墨花木图》,画末题诗:“凌霄花,挂青松。上天梯,路可通。仿佛十五女儿扶老翁,长袖善舞生回风。花嫩容,松龙钟。擅权雨露私相从,人却看花不看松。转眼大雪大如掌,花萎枝枯谁共赏?松之青青青不休,三百岁寿春复秋。稽留山民农画并题。” 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号巢林,又号溪东外史,安徽歙县人。一生清贫,居扬州卖画为生。工书画篆刻,尤爱梅花,常到扬州城外梅花岭赏梅、写梅,晚年失明,生活潦倒。所作梅花,以密蕊繁枝见称,清淡秀雅。邓拓收其《墨梅图》,其后题字曰:“朱雪鸿先生曾作墨梅矮卷曰‘玉带梅‘,一时名人题咏甚众。余亦继作以博大雅一笑。” 罗聘(1733-1799),字遯夫,号两峰,原籍安徽歙县,迁居扬州。博闻好学,为金农弟子。善山水、人物、花鸟,以画《鬼趣图》轰动一时。作为他的存世名作,作品以夸张手法描绘出一幅幅奇异怪谲的鬼怪世界,借以讽喻社会现实,堪称古代杰出的漫画,被认为是中国早期的漫画之一。画上题诗云:“头重如山强步趋,鬼穷还被鬼椰榆。几人毛发无端竖,尔辈形骸太不拘。大手凭空扇道路,丰颐随意插牙须。当年却是衣冠客,一凿凶门貌便殊。” 《红白芍药图》 《柳下调丝图》 华喦(1682-1756),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福建上杭人,移居杭州,长住扬州卖画度日。工人物、山水及花鸟。花鸟画有盛名,取陈淳、周之冕、恽寿平诸家之长,形成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手法,画风清新俊秀、率意疏宕。邓氏收其《红白芍药图》及《柳下调丝图》。 黄慎(1687—1768),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汉族,福建宁化人。幼丧父,以卖画为生,奉养母亲。初随上官周学画,后离家出游,曾多次在扬州卖画。工草书,法怀素。善画人物,多取神仙故事为题材,所画多历史人物、佛道、樵夫渔父。邓氏收其《八月梅花图》。 “杨州八怪”中有许多人一生不得志、不当官,有的做过几年小官又弃官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