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3 带传动.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3 带传动.ppt

CH三、 带传动(Belt Drive) 1) 带传动的应用特点; 2)带在工作中各截面的受力问题; 3)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 4)“V”带的设计 1.应用范围 机械制造行业:机床 应用广泛 农 业:抽水泵 日 常 生 活:缝纫机 带速:一般5m/s~25m/s 最高80m/s 功率:最高700KW 一、概述 应用范围 类 型 传动形式 复 习 工作原理 带的优缺点 带的结构(标准参数有哪些?) 几何尺寸 二、带传动的力分析 带传动中的力分析 带的应力分析 带传动的运动分析 1、失效形式:打滑和疲劳破坏(脱层、疲劳断裂)。 2、设计准则:在不打滑前提下,使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3、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 不打滑条件: 最大有效圆周力为: 不疲劳破坏: 三、带传动的疲劳强度 特定条件下:P0(α1=α2=180°,特定带长,载荷平稳) (见P191表11.8) 修正如下: ——i≠1时,功率增量(P193,表11.10) ——包角系数( ) (P190,表11.7) ——长度系数(非特定带长) (P194,表11.12) 1 增大摩擦系数 μ↑—→ Fmax ↑(∵ΣFf ↑) 与带和带轮材料、表面状况、工作环境有关。 1)材料配对 2)采用V带:当量摩擦系数 μv≈1.7 μ。 四、提高带传动的工作能力措施 2 适当增大F0 F0↑——正压力↑——ΣFf ↑——Fmax ↑——Pmax ↑ 但: F0↑↑ 内应力↑↑——带疲劳寿命↓ 带的磨损↑——寿命↓ ∴应严格控制F0大小。 F0↓↓——带传动的工作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易打滑。 为保证工作中初拉力不变,可设计张紧装置。 3 增大包角α α↑→Fmax ↑ 当 i1时:α1 α2,打滑从小带轮开始,∴限制α1不能太小。 4 尽量使传动在靠近最佳速度下工作 最佳的速度值: * 本章的重点 习 题 思考题 P48 二-3;二-4;二-5;二-8;二-11 三-1 作业题 四-1 定轴轮系 问题提出 距离较远的轴间传动的需要 解决方案:单对齿轮传动→多级齿轮传动(结构,成本) →借助中间挠性件实现 最普遍: 带传动 链传动 一、概述 2.类型 摩擦类 啮合类 平带 V带 特殊截面 多楔带 同步带 普通平带 片基平带 普通V带 窄V带 齿形V带 宽V带 圆形带 齿形V带 3、传动形式 开口传动:两轴平行,ω1、ω2同向。 交叉传动:两轴平行,ω1、ω2反向。 半交叉传动:两轴交错,不能逆转。 4.工作原理 组成: 主动轮、从动轮、 原理: 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啮合) 中间挠性件带 工作前:张紧力F0 工作时:紧边F0 F1 松边F0 F2 有效圆周力: 5、带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①实现大的中心距 ②有良好挠性,缓和冲击、吸振 ③过载打滑、保护作用 ④运动平稳,无噪音 ⑤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③ i不固定、有弹性滑动和打滑?? ④带的寿命短 ⑤效率低(0.90~0.95) ①外廓尺寸较大 ②需张紧装置 6、带的结构及参数 平 带 胶帆布平带 编织带(麻、丝、锦纶) 高速胶带 强力锦轮带(锦纶绳) 尺寸:层数、带宽、最小带轮直径 小 大 A Y Z E B C D V 带 普通V带:Y、Z、A、B、C、D、E 窄 V 带:SPZ、SPA、SPB、SPC 宽 V 带 窄V带 宽V 带 V带的结构: 包布 承载层 底胶 V带的参数 节线: 保持原长度不变的任一条周线 节面: 基准直径D: 与所配用V带的节面宽度bp相对应的带轮直径 基准长度Ld: V带在规定的张紧力下,位于带轮基准直径上的周线长度 楔角: 普通V带与窄V带的差别 相对高度: 宽度: 承载能力: 提高1.5~2.5倍 7、带传动的几何尺寸 -a,L,D1,D2,α1,i间关系 1、带传动的力分析 a 、工作前: 二、带传动基本理论 :轮对带摩擦力 :带对轮摩擦力 紧边:F0↑F1(下) 松边:F0↓F2(上) b.工作时 由静力平衡条件知: 因为 c.各力之间关系: (Ⅰ)取主动轮一端带为分离体 ΣFf F2 F1 O1 ΣMO1=0 ΣFf=F1-F2 (Ⅱ)取主动轮为分离体 ΣFf T1 ΣMO1=0 ΣFf=2T1/D1 而:带传动的有效圆周力: (有效拉力) F=ΣFf=F1-F2 ∴ · · · · · · ① 即:带传动的有效圆周力等于带与带轮的摩擦力,即紧边与 松边的拉力差。 (Ⅲ)F1、F2、F与F0间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