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苏东社会主义的成就及经验教训.ppt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苏东社会主义的成就及经验教训.ppt

苏东社会主义的成就及经验教训 专题2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探索 专题2-1 1870年4月22日列宁出生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市,他有俄罗斯人、摩尔多瓦人、卡尔梅克蒙古人、犹太人、伏尔加德意志人及瑞典人的血统 ; 1887年5月20日其兄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在彼得堡大学生物系就读时因参加民意党策划刺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行动被绞死。同年,列宁中学毕业,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列宁自学了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是《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由此接受并一生坚信共产主义。 1892年,列宁写下了其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 1893年之前,列宁在伏尔加河畔的港口城市萨马拉担任律师,同时积极参加革命宣传,并加入了当地的马克思主义团体。随后移居圣彼得堡,创立了“圣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 1898年6月,列宁与社会主义活动家娜德斯达·克鲁普斯卡娅结婚。在流放期间,他撰写了30篇以上的理论著作,其中《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于1899年4月完成并出版发行,本书首次以“弗拉基米尔·列宁”作为他的笔名 1901~1902年,列宁撰写了日后在俄国革命中极具影响力的《怎么办》一书。该书明确表示反对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批评党内的“经济派”路线,认为落后群体应接受先进群体的领导,要求把党建设成一个以“职业革命家”为先锋核心、有着严密组织纪律的机构; 他在1909年完成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日后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哲学原理的经典著作之一; 1916年春季,列宁在苏黎世完成了另一部理论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1917年 7—8月完成《国家与革命》的写作 1917年10月24日亲自指挥起义。10月25日晚(公历11月7日)发动了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8日,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 。 在1918年至1921年的帝国主义包围、进攻和俄国内战时期,实施“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 1920年至1921年间连续发生的国内叛乱使列宁承认:“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于是自1921年3月21日开始,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2年5月,列宁第一次中风,右侧部分瘫痪,开始减少政务。同年12月第二次发生中风后,他停止政治活动。1923年3月,他第三次中风后,直到去世一直卧床不起,也不能说话。 1924年1月21日莫斯科时间18时50分,列宁在戈尔基村去世,终年53岁。有90余万人出席追悼大会时瞻仰了列宁的遗体并默哀。 视列宁为良师益友的中华民国广州革命政府领导人孙中山闻讯后致悼词: 茫茫五洲,芸芸众生;孰为先觉,以福齐民?伊古迄今,学者千百,空言无施,谁行其实?惟君特立,万夫之雄;建此新国,跻我大同。并世而生,同洲而国;相望有年,左提右挈。君遭千艰,我丁百厄;所冀与君,同轨并辙。敌其不乐,民乃大欢;邈焉万里,精神往还。天不假年,与君何说;亘古如生,永怀贤哲。 而坚持反共主义立场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评论说:俄国人民掉进泥潭苦苦挣扎,对于他们来说最坏的事情莫过于列宁的诞生,而第二坏的事情则是他的死亡。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斯大林模式及其影响 专题2-2 20世纪20-30年代的争论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历史地位 1、基本特征:高度集权,高度集中 2、具体体现: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在文化、学术上 经济体制的特征 整齐划一的所有制结构; 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 完全排斥市场的作用;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三五计划投资 1940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的重工业增长了 145倍,轻工业、农业只增长3.9倍。 政治体制的特征 以党代政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终身制; 人治代替法治;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在文化、学术上: 实行高度集中管理、控制的体制 3、形成原因: 经济上:资源有限,需要集中管理和使用; 政治上: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国内的反动势力又不甘心失败,需要集中领导; 文化上:文化教育水平落后人员素质低下,必须集中领导。 思想认识上:沙皇专制的影响;照搬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条条;左的倾向。 4、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功绩 (1)使苏联在短时期内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农业集体化,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2)使苏联发展成为了强大的国家,为打败德国法西斯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要肯定斯大林模式的性质是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基本适应工业化初期的要求,保证了苏联30年代的高速度,奠定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基础。 革命前的苏联: 工业总产值仅占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