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墒情速测仪测量方法的比较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墒情速测仪测量方法的比较分析.doc

土壤墒情速测仪测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农田作物生长需要最佳的水、肥、气、热环境 , 水是最重要的调节因子。适宜的农田土壤水分状况 , 可达到节水增产的功效。因此 , 适时、方便、准确地监测农田土壤水分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土壤水分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具有五大功能:1、土壤水分状况直接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2、土壤中有机养分的分解矿化离不开水分,3、施入土壤中的化学肥料只有在水中才能溶解,4、养分离子向根系表面迁移,5、以及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都必须通过水分介质来实现。 上面一段话就简单的介绍了土壤水分对植物的影响了,土壤水分不足或者是过多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主要体现:在没有土壤水分的状况下,植物很容易因缺水状况而死亡;当土壤水分不足的时候,植株会比较的矮小,无法进行正常的生长;当土壤水分充裕的时候,植株能够健壮地生长,同时可以高产;当土壤水分过多,也会导致植株的根部无法正常呼吸而死亡。土壤水分的测量可以使用土壤水分监 测系统来进行测量,它能够对各类土壤进行长期定时监测记录,也可以实时快速测量和记录。目前 , 农田土壤水分测量方法层出不穷 , 如烘干法、张力计法、中子法或射线法、介电常数法或电磁波法、传感器法、电阻法或粒状列阵法、电容法、光电法、热扩散法等 , 各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本文对几种应用较广的农田土壤水分测量方法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作一总结 , 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土壤水分测量方法的发展方向。 一:几种主要的农田土壤水分测量方法 目前 , 应用较广泛的农田土壤水分测量方法有: 烘干法、张力计法、中子法、时域P 频域反射仪等。详情如下。 烘干法 烘干法 , 也叫称重法或土钻法。一般的做法是: 将用土钻取好的土样置于事先称重的铝盒 (若需要测土壤体积含水率 , 改用环刀取样) 中称重 , 然后一起放入烘箱 , 在105~110℃ (温度过高 , 有机质易碳化散逸) 温度下烘至恒重 (间隔3 h的测量差异不超过 3 mg) , 实际操作中一般烘12~14 h , 在干燥器中冷却 20 min称重即可 , 2 次重量的差即为土壤含水率。 烘干法的优点是对硬件要求不高 , 就样品本身而言结果可靠。一般认为 , 传统的烘干法测得的土壤水分值是可信的 , 可作为其它各种土壤水分测量方法的校正标准。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 烘干法费时、费力 , 深层取样困难 ,取样会破坏土壤 , 不能实现对土壤水分定点连续观测 , 受土壤空间变异性影响较大。 张力计法 张力计法是1 种应用很广泛的土壤水分测量方法 , 它测量的是土壤基质势 , 即土壤水吸力。在应用张力计测量土壤含水率之前 , 必须建立土壤水吸力和当前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 , 即俗称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这种关系受土壤质地和结构的影响 , 在 1 个闭合的多孔陶瓷压力盘产生不同压力作用于测定土样 , 测出土壤的不同残余水分含量 ,便可得到对应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张力计是1根充满水的密闭的管子 , 一端有 1 个多孔陶瓷头 (孔径约 110~115μm) , 可插入土壤中 , 另一端连接1个负压表。通过多孔陶瓷头的吸力 , 水分不停地流动直到土壤水吸力与张力计的压力达到平衡 , 这时压力表指示的负压值即为土壤水吸力。 张力计法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准确地测量湿润土壤的基质势 , 能够定点连续观测 , 受土壤空间变异性的影响较小 ,而且设备低廉 , 适于灌溉和水分胁迫的监测。其缺点是读数反应慢 , 需要长时间平衡后才能读数 , 且量程较窄 , 仅能测定小于8 kPa 的土壤水吸力 , 不适用于极端干燥土壤。在长期测量过程中 , 如遇高温干旱季节 , 需要给管子补充水分 , 且陶瓷头易损坏 , 需要定期养护或更换 , 运行费用较高。土壤水势测定仪就是采取张力计法的测量原理研制的,适用于任何的土壤性质监测。 中子法 中子法的原理是中子从 1 个高能量的中子源发射到土壤中 , 与土壤中氢原子 (绝大部分存在于水分子中) 碰撞后 , 能量衰减 , 这些能量衰减的中子可被检测器检测到 ,通过标定建立检测到的中子数与土壤含水率的函数关系 ,便可转化得到土壤含水率。 利用中子仪测量土壤水分含量 , 只需预先埋设 , 测量时不破坏土壤结构 , 测量速度快 , 测量结果准确[1 ], 可定点连续观测 , 且无滞后现象 , 但中子法并不能实现长期大面动态监测[2 ]。由于中子法测量的实际上是半径约几到几十厘米的球体含水量 , 其半径随着土壤含水率大小而改变 , 所以土壤处于干燥或湿润周期时 , 或 对于层状土壤以及表层土壤 , 中子法的测量结果并不可靠。对于高有机质土壤 , 有机质中的氢也会影响中子仪对土壤含水率的测定。另外 , 中子仪在使用前也需要田间校准 ,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