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的节日与自然物.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家作品 古诗文中的节日与自然物 ○王 昕 (河南省扶沟县崔桥高级中学, 河南 扶沟 ) 461300 【摘 要】古诗文中往往涉及节日和自然物的描绘,而这些描绘对作品所表现的情事常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阅读时曲解或 忽略都会对准确解读带来影响。对此有所了解很有必要。 【关键词】古诗文;节日;自然物;描绘 古诗文中经常提到的节日有元旦、人日、灯节、 吉祥物别在发髻上,能够在一年里求得幸福安康。隋 社日、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 朝薛道衡有诗《人日思归》,写得很动人:“入春才七 八、祭灶节、除夕等。 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元旦,指一年的第一天。古代指农历正月初一, 灯节,又称上元节、元宵节,即正月十五日。这一 现称春节,民间俗称“过年”。年,本意是指谷物成熟。 天是“过年”活动正式结束的一天,过了这一天,一切 周朝以“年”名岁,一年的开头叫“岁首”。汉武帝刘彻 生活都又如平日一样正常了,所以,在灯节,人们尽 主持制定了太初历,正式确定每年正月为岁首,正月 情嬉乐。灯节的习俗有赏灯、吃元宵、耍狮子、舞龙 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采用公历,于是有 灯、踩高跷、放烟花爆竹等。这一天,各街道放灯,各 了两种年、两个元旦,为了加以区别,又因为阴历元 店铺放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形成灯市,入夜灯火 旦正处于“立春”前后,所以称农历元旦为“春节”。 通明如同白昼,人们游览观赏猜灯谜,热闹非凡。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式采用公历,将每 宵又称汤圆,宋代称“元子”、“浮元子”。吃元宵意在 年的 月 日定为元旦,农历元旦改称春节。农历元旦 求得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团圆幸福。 1 1 还有许多别的名称,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 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社日分春社和秋 新正、新春、新年。写元旦的最著名的诗是王安石的 社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这日,人们 七绝《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 带着酒肉饭菜去祭祀土神,祷求夏秋丰收。之后便相 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屠苏,酒名。古俗, 聚欢饮,吹箫击鼓,尽情娱乐。王驾《社日》:“鹅湖山 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后长,饮屠苏酒。这首诗描写了 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 春节来到时万户一新的景象。春节的习俗有吃饺子、 扶得醉人归。”这首诗借春社散后村落渐归宁静这样 拜年、放爆竹鞭炮等。 一个尾声表现了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同时表现 人日,正月初七。古代礼俗规定:“正月一日为 了农民在丰收在望的情况下所必有的极度喜悦的心 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 情。 为马,七日为人。”唐宋以前,人们对这个节日很重 寒食节是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寒食日 视,到这一天,家家吃“七元”———用素菜、谷料等七 不得举火只能冷食事先做好的饭菜。本节日起于晋 种东西混煮而成的一种粥。据说,吃了这种粥可消除 文公悼念介子推事,因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 百病。并且制作一种叫“人胜”的礼物相互赠送,这种 禁火寒食。寒食与清明两节,本是分得很清楚的,后 礼物是用金箔、银箔剪成的人形发饰,把它作为一种 来因为人们不太适应禁火寒食,寒食节也就越来越 86 [作者简介]王昕(1978.3-)女,河南周口市人。河南省扶沟县崔桥高级中学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和研究。 2 语 0 0 文 7 . 学 刊 7 语文学刊 淡化,到清代,寒食不再提倡,民间也没有禁火习俗 很

文档评论(0)

智慧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