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建铁路重庆至万州客运专线YWZQ-3标
沉 降 观 测 方 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渝万铁路3标项目部二分部
2013年4月8日
目 录
1 概述 3
1.1沉降观测目的 3 1.2 编制依据 3
2 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 4
2.1 工作流程 4
2.2 工作内容 5
2.3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设及测量技术要求 5
3.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7
3.1 一般规定 7
3.2 观测内容及要求 7
3.3 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布置 8
3.4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频次 11
3.5观测精度要求 11
3.6资料整理 11
4桥涵沉降变形观测 12
4.1一般规定 12
4.2 沉降观测内容 13
4.3观测点的布置埋设及技术要求 13
4.4桥梁沉降观测频次 15
4.5 涵洞沉降观测 17
5隧道沉降观测 20
5.1一般规定 20
5.2沉降观测内容 20
5.3沉降的观测布置点 21
5.4观测精度 22
5.5沉降观测频次 22
6过渡段沉降观测 22
6.1一般规定 22
6.2观测点布置 23
6.3观测精度 23
6.4沉降观测频次 23
1 概述
1.1 沉降观测目的:
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复杂性,沉降值难以通过计算准确获得。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地质情况、工程措施,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测量手段获得真实可靠的沉降变形观测数据,以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有砟轨道铺设时间,确保线路平顺性。
1.2 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2、《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09)
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
6.《客运专线轨道铁路》JGJ/T8-2007)
8.铁道部有关规定
2 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
2.1 工作流程:
沉降观测及评估主要工作流程如下所示:
2.2工作内容:
(1)施工单位编制线下工程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人员、设备情况;
②观测组织机构,按单位工程监理落实到负责人;
③明确线下工程观测技术要求与实施方法;
④明确资料整理与提交文件的技术要求;
⑤特殊工点与特殊情况需单独制定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2.3 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
沉降监测网的建立、精度要求等应符合《客运专线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的要求监理工程论坛/
在沉降观测基准网建立后,应对水准基点做好保护工作,发现丢桩或桩位有移动现象,应尽快恢复和补测桩点。另外,应定期对沉降观测基准网进行复测,提出复测成果,复测周期不大于6个月。应使用精度不低于DS1的精密水准仪,配套铟钢尺,电子水准仪配编码水准尺,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91)有关规定。
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
1 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首次(即零周期)观测应进行往返
观测,观测2 次取观测结果的平均值,经严密平差处理后的高程值,作为
变形测量初始值。
2 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3 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
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准尺,必须按照固
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
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实行“五固定”即“固定水准
基点和工作基点、固定观测人员、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条件、固定测量路线和方法”,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4 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5 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以确保观测成果的质量。
6 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7 针对低矮桥墩、异型桥墩,空间小,尺子不能直立的情况,应在测量厂家定制短尺进行测量;也可采用倒尺的方法进行。
8 测段观测完成后数据,必须及时整理观测数据。
9 当发现沉降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如沉降突变、桥墩上升、桥墩左右
侧差异沉降量过大、线路纵向相邻测点沉降差异较大等)必须首先自查,
应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进行检测,并提交自
查分析报告。为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测量单位在保证外业测量数据
精度合格的前提下,应在当天进行内业整理,及时针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
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填写在观测数据处理文件的说明文档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pdf
- 城市道路工程案例分析.ppt
- 城市路网结构分析.pdf
- 出境劳务人员艾滋病常识调查 - 数据分析.xls
- 从“前艺术”到“后艺术”.pdf
- 繁殖障碍与健康养猪.ppt
- 方程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 从洋思学校的教学模式中学习教学理念.doc
- 方程与方程组--刘鑫.doc
- 打印 汽车材料 教案(30-60).doc
- DB6505_T 022-2021 哈密大枣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6505T173-2023设施番茄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65T 4809-2024 隧洞智能化地质编录技术规范.docx
- DB65T 4785-2024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技术规范.docx
- DB65T 4816-2024生态环境遥感调查 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变化评估技术规范.docx
- DB65T 4804-2024农田微灌远程测控系统工程建设规范.docx
- DB65T 4773-2024生物安全实验室消毒技术指南.docx
- DB65T 4619-2022 梨园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技术规程.docx
- DB65T 4784-2024 冰川范围调查技术规范.docx
- DB32∕T 2080-2012 玉米品种审定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