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教版高考语文《异宝》word文言文练习题.docVIP

2015人教版高考语文《异宝》word文言文练习题.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人教版高考语文《异宝》word文言文练习题.doc

异宝 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五员载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节选自《吕氏春秋·异宝》)?学科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其所宝者异也。????????????B.见一丈人,刺小船。? C.吾不受也。????????????????D.去郑而之许。? 2.文中画线的句子,暗换主语的一项是? A.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B.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C.过于荆,至江上,欲涉。?????????????D.?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 3.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过于荆,至江上。? 苛政猛于虎也。? B.?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 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 D.?知不以利为利矣。? 亡。?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一组是? ③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④去郑而之许。?学科王 A.①②⑥?B.③⑤⑥?C.②③④?D.①④⑤?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学科王 A.许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邻楚国,故不用语言而用唾之方向为五员指路,五员心领神会。? B.作者赞赏江上丈人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的态度。? C.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着想,而江上丈人的智慧却在于懂得追求高尚的道德。? D.文章最后一段,用小孩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粗”。?答案:1.C(A中的“宝”用作动词,是意动用法,解释为“把……看作宝物”,现代汉语中不用作动词。B中的“刺”解释为“撑”,现代汉语中没有这个意思。C中的“受”古金义相同,都是“接受”的意思。D中的“去”解释为“离开”,现代汉语中的“去”义项要多得多。)2.?A(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五员”,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楚国”,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五员”。)3.B(A上一句的“于”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释为“从”,下一句的“于”也是介词,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译为“比”。B中的两个“因”意义和用法相同,都作副词,解释为“于是,就”。C上句中的“之”用作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下句的“之”也作结构助词,但它是宾语前置的标志。D上句中的“以”作介词,起提宾作用,译为“把”,下句中的“以”用作连词,解释为“以致”。)4.A(①孙叔敖的做法说明他很有智慧。②同样说明孙叔敖很有智慧。③是说郑国的国君缺少智慧,不符合题干的要求。④五员的行为说明郑国是一个无“知”之国。⑤这与“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无关。⑥指“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这正是“其知弥精”的表现。)学科王5.D(最后一段用小孩和贤人的例子与鄙人的例子作比较,说明所取东西的不同是由于他们的智慧有精深和底下之分。) 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按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 且地名十分凶险。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之所以不同于世俗的原因。 五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他登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