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熟期小麦品种产量性状及生物学参数配合力研究 ‘
谢令琴,谷俊涛 ‘张志刚2
(I.河北农业大学生物中心 保定0710012.河北省种子总站 石家庄 05000)
摘 要 选择6个不同熟期类型的冬小麦品种(系),分别对产量性状(单株称数、抽粒数、千粒重)
和生物学参数(粒重叶比、粒数叶比、收获指数)共6性状,采用Griili,g方法1,按6x6完全双列杂交进行
了配合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量性状2和生物学参数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特殊配合力(SCA)
效应和反交(R)效应均不同程度地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其6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造传模
型,L}f加性基因效应占优势,但非加性基因效应和反交效应也不可忽视。加性效应对后代各性状的提
高因亲本而异,并在遗传改良中存在着母体效应。河农326,河农2552,冀麦36为理想的育种亲本。
关甘佣 小麦品种 产量性状 生物学参教 配合力
小麦高产育种的模式,是近年国内外育种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协调穆数、粒数、粒重
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及一些生物学参数间的关系。明确高产育种的主攻方向,人们进行了大t的
研究,提出了若干设想,但对小麦高产突破的目标及方案还在探索之中,而对小麦高产突破的措
施运用及遗传改良需要进一步明确和重视。而作为小麦产量性状及产量突破的重要生物学参数
(粒重叶比,粒称叶比,收获指数)日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小麦产量遗传改良中,了解小麦
一些生理性状的遗传特点与规律则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育种家对刁、麦产量性状和生物学参数
的遗传机制并采用Griffing方法I的研究报道甚少。为此本研究采用Griffing方法I,对6上不同
熟期类型的冬小麦品种(系)及其杂种F,代的6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以推茬配合力高的优良
育种亲本。同时估计6性状的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为小麦产量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
试验于1998一19S,年度在河北农业大学标本园进行,选用不同熟期类型的6个品种(系)即
冀麦24(晚熟,生产推广种),93试3(晚熟)、冀麦36(中熟,生产推广种),93试6(中熟)、河农2552
(早熟)、河农326(早熟、生产推广种),按 ‘ffing方法I进行6x6完全双列杂交组合,于1999-
2000年度将其后代和亲本同期播种。双行区,行长3ro,3次重复,随机排列,在小麦开花期,各选
择10株同一天开花的作为试材,挂牌标记,同期测且,旗叶、倒二叶、倒三叶叶面积,成熟后室内
考种计算(粒数叶比为总结实粒数/(旗叶+倒二叶十倒三叶)佃尹.叶,即粒数/C.}.叶;粒重叶比
为粒重(吨)/(旗叶+倒二叶十倒三叶)cm2·叶,即粒重(mg)/cm2·叶)。试验资料用 “伍咫方法
I进行统什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6个Fl组合(包括自交)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结果列于表1.F测验结果表明,6个性状在
不同组合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基金琐目留柯北省 “九五”重大攻关裸月.离“产、优质、早热、多抗冬小麦新品种透育研究(9s-9aoi-0u
377
裹16x ‘完全双列杂交产f性状及生物学参数的方差分析
均方 MemoSquare
变异来源 自由度 粒重叶比 粒数叶比
单株毯教 毯粒数 千粒重 收获指数
(ma)i-}leaf -_z.1eJ
重复 2 2一5267 05649 2.1269 0.5720 0.0002 石_8即2
基因型 3 5 5.6734二 24.7134二 10.3317 2340.6864- 2_7加2卜 14.8764
机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AN光纤媒介实现方案地研究.pdf
- 车屑螺旋状填充质HGMS处理FCC废催化剂地研究.pdf
- B-PbO2/SnO2/Ti电极的镀制和其性能的研究.pdf
- Ti-6AI-4v合金激光气体合金化组织和耐磨性研究.pdf
- Ti+50+Ni+25Cu+25合金低频内耗特性地研究.pdf
- LaIn〈,1-y〉M〈,y〉O〈,3±n〉体系性质探究.pdf
- ±500kVAGTO-SVG中GTP死区补偿地研究.pdf
- CSP技术生产热轧低碳钢板组织细化研究.pdf
- Pt-CO分子-%2c1-∑-%27%2b-态的π反馈键和拉曼光谱强度的量子化学研究.pdf
- FCC汽油脱硫与降烯烃多功能助剂ROA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