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形态分析 壹 贰 叁 肆 伍 嘉兴市 宁波市 温州市 金华市 杭州市 陆 台州市 嘉兴市 地理位置: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 时间 城市形态演变特点 变化原因(动力机制) 公元231年至1926年 以子城为核心不断发展,单中心圈层式为主要空间特点。 1927—1982 城墙防卫功能弱化,城内城外区别逐渐消失。 公路等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 在单组团总体结构下,沿主要道路、河流轴向扩张。以嘉平、苏嘉、杭申公路伸展最为突出。 突破了东南部铁路、环城河的发展门槛。 反映了现代社会中资本流动和经济法则对城市形态的决定性塑造作用。 工业布局开始成为影响嘉兴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墙防卫功能的限制,沪杭铁路出现在城市南面(城市功能在火车站四周集中,使其向东南向发展受阻) 嘉兴市中心区空间形态的历史发展: 据点发展期 轴向扩张期 同心圆模式,地租理论的影响。 点轴模式,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 时间 城市形态演变特点 变化原因(动力机制) 1983—2001 经济迅速发展,受政府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设置了经济开发区,南湖风景开发区 以旧城为中心,向西、北、东南三翼迅速扩张,形成了“风车形”城市空间形态结构。 但受东南方向铁路门槛限制等原因,城西、北两翼发展快于东翼。 2002—今 重要基础设施工程。 1.乍嘉苏、沪杭高速公路开通,杭州湾跨海大桥规划。2.城北防洪水道成了城市进一步向北发展的门槛。 组团的崛起。特别是秀洲新区和南湖新区。 城市向南动力加强,一主两副的城市中心体系结构初露端倪。 板块发展期 多中心形成期 扇形模式 ,对几条城市发展轴进行轴向填充 多核心模式,除中央商务区外,次中心随着城市运输网和各专业服务业发展起来 嘉兴市城市形态的历史发展: 时间 城市形态演变特点 变化原因(动力机制) 唐宋时期 初始状态 团块状地域形态 明清时期 城区河流频繁淤塞 沿环城河道向东、 北两个方向伸展 1909年 沪杭铁路通车 沿铁路迅速延展 新中国初期 陆路交通发展缓慢 以沿河伸展为主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 70年代后期 外围建立许多工厂 向外扩张,呈松散状 公路运输迅速发展 以老城为中心,沿四条公路及运河伸展 城市形态逐渐演变成星状 嘉兴市土地利用现状: (城市形态) 动力机制:沿公路、铁路及运河的交通发展,初步呈现星状。 嘉兴市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形态,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主(城)五副(城)、一新城七镇、三轴两环”的网络型特大城市。呈现明显星状。 宁波市 城市性质: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地理位置:位于浙东,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 时间 城市形态演变特点 变化原因(动力机制) 明清以前 初始状态 点状形态 鸦片战争 民国 解放-----1970年代 1980年代 江东、江北形成少量居民点块状形态 被迫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生产力提高,建立浮桥扩张用地。浮桥成为沿江六岸的主要通道 城市跨国奉化江和余姚江,江东江北继续发展 城墙拆除 在块状基础上,沿三江轴蔓延,由块状向星状演变 港口经济发展 不连续跳跃式发展,演变为组团式并有相向蔓延之势 宁波市城市形态的历史发展: 中心城区单核生长阶段 飞地式生长阶段 内河运输为主 沿甬江、余姚江、奉化江作轴向延伸 对航道水深及陆地腹地要求增高,脱离内河港向河口寻求发展 港口原因 时间 城市形态演变特点 变化原因 1990年代 行政区划分变化,展港口工业 城市各组团处于由向心集聚向三者之间互相离心扩散的趋势 组团相向生长阶段 河口港无法满足贸易发展,建立北仑深水港 港口原因 宁波市现状城市形态: 一主两副的城市形态。 宁波市土地利用规划: 空间结构: 规划中心城呈“两带三片双心”组团式结构。两带即滨海布置产业带,沿三江安排生活带;三片即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各片相对独立兼以生态绿地作隔离,以快速交通相连接,以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双心即三江片三江口中心和东部新城中心。 城市性质: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工业、港口、旅游城市,浙南闽东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滨海山水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温州市 地理位置:沿海港口城市,位于中国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为中国浙江省辖市。 温州市城市形态的历史发展: 时间 城市形态演变特点 变化原因(动力机制) 清末至民国时期 通航水道的发展 以通航水道为轴向 外呈辐射增长态 民国至改革开放前 轴向发展停滞,轴 与轴呈圈层发展 格局 改革开放后至今 以对外交通 线和瓯江为 轴,重新开 始城市轴向 生长 汽车交通和航运 的迅速发展 因国家政策变更,国 家投资缺乏 时间 城市形态演变特点 变化原因(动力机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