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 学 心 理 学 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 医学心理科 张宁 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1) 医学是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以及如何预防疾病、维持健康的一门科学,重点围绕着疾病。 主要任务在于研究与人类健康和疾病有关的各种问题,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的方法,预防和维持健康的方法与途径,以及疾病恢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手段等。 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2) 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及行为现象规律的科学,重点在于人类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其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性,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等。 医学和心理学都是人类研究自己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们各自的研究内容与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也存在着交叉、重叠、相互渗透的部分。 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3)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学相交叉、相结合的学科,它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医学领域中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及如何应用心理学手段维护和促进人的心身健康的一门科学。 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充分反映了人的生物学特性、与社会学特性相结合的特点 学科性质 交叉学科 基础学科 应用学科 不同年代南京市的死因结构 1997年全国部分城市前十位死因统计 美国1岁以上10种主要死因及影响健康四大因素的比例关系 1968-1987年澳大利亚主要疾病死亡率的趋势 各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活动减少; 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吸烟和饮食问题; 高血压:饮食中钾、钙缺乏,钠过多和肥胖; 恶性肿瘤:饮食问题、吸烟、酒、卫生习惯、职业性接触等; 意外事故:饮酒、驾驶技术、交通设施问题和安全保护不当; 自杀:社会和心理因素;糖尿病:饮食不当、肥胖和活动量少等。 医 学 模 式 的 演 变(1) 宗教及哲学医学模式 对自然界及自身的变化常用宗教及朴素的哲学观点加以解释,把人类的疾病看成是神灵的惩罚,或魔鬼作祟,或者用朴素的整体观,如阴阳失衡等来解释疾病的产生等。 当时的人们在生病的时候才会去祈求神灵的保佑,用各种方法去驱赶魔鬼,或者简单地强调阴阳平衡、辩证施治。 医 学 模 式 的 演 变(2) 生物医学模式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细菌学、细胞病理学等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的创立,以及随后出现的免疫学,X射线的发现与应用,化学药物的发明与应用,血型的发现,还有现代医学中的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器官移植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医学有了巨大进步与发展,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建立起来。 医 学 模 式 的 演 变(3) 随着疾病谱与死亡谱的变化,以及人们对疾病与健康关系的认识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拓展与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身体上没有疾病,而是要求包括心理健康在内的全面健康,追求生活质量,加上人们对人类的本质认识和对生命价值认识的改变等,最终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医学的认识,促使了医学模式发生转变。 心 身 关 系 医 学 模 式 的 演 变(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教授恩格尔(G.L.Enge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率先提出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是医学发展的必然。 他指出生物医学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更无法解决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解释和考虑人类疾病的影响因素时,必须重视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学因素的相互作用。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与躯体,机体的内外环境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考查人类的健康与疾病问题时,既要充分考虑到生物学因素的作用,同时又要十分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医学模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强调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这三者在更高水平上的整合。 促进了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全面认识和医学的全面发展。 促进了治疗与预防的统一。心理、社会因素既可能成为致病因素,也可能成为影响疾病治疗和康复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促进了对医学目的的根本认识,促进了生命存在与生命质量的统一。 促进了医疗卫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新的医学模式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化 医学模式的转变也促进了医学心理学的发展。 医学心理学的充分发展,才能实现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人不仅具有生物特性,同时还具有心理、社会特性 心身统一的整体观 心理因素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