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一代绿色环保型织物涂层剂的开发.pdf
新一代绿色环保型织物涂层剂的刀:发
邓燕 钟国宏 于克乾(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纺化工有限公司)
六届论文集;18卜185(1q037)
【摘要】本文介绍了新型水性聚氨酯在织物涂层领域的应用技术,并对各种助剂及涂布工艺对涂
层产品性能的影响等做了较详尽的介绍,指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及各国环保法规的不断健
全与完善以及水性涂层剂合成技术及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水性涂层剂在我国的大量推广应用将
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环保
1.概述
据统计,国际纺织涂层产品已占到纺织品总产量的25%以上,可见涂层在纺织品后整理中
占据重要位置。当今越来越多的纺织品朝功能化、差别化方向发展,涂层工艺已是实现功能化产
品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些普通面料可以通过涂层来提升产品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
在我国纺织品涂层中,很大部分产品还是采用易燃、易爆的溶剂型涂层剂加工生产的。不仅
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而且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威胁。在出口中面对欧美“绿色堡垒”时越来越
多地受到限制,因此无毒、不燃、对环境友好的新一代绿色环保织物涂层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
睐。我们正是针对未来市场发展需求而开发了环保型水性聚氨酯(PU)织物涂层剂。
聚氨酯(Pu)树脂由于其分子结构含有与天然皮革中氨基酸极为相似的氨基甲酸酯基(一
NH—c0一O一),因此它可赋予织物表面天然皮革般的柔软与弹性,大大提高产品档次。水性PU的应
用最初是用作皮革表面涂饰剂,在织物涂层领域的应用刚开始。近几年,随着水性Pu合成技术的
不断完善,使产品品质越来越接近溶剂型Pu产品,它几乎可以应用到溶剂型Pu涂层产品的各个
领域“1。由于PU分子是一种含软链段(多元醇)与硬链段(异氰酸酯和扩链剂)的嵌段高聚物,
使之可以根据用户对产品不同软硬度的性能要求来设计产品结构,是一种真正可设计产品。由于
活泼基团反应,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大大提高附着力,同时赋予织物防水、透湿、防皱抗缩、柔
软滑爽及赋有皮革般弹性等性能特点,可广泛用作滑雪衫、风雨衣、羽绒服、运动休闲服等服装
面料及帐篷布、装饰布、防油布等工业用布的涂层整理”。
2.试验
2.1试验用原材料
涂层剂:水性PU乳液(自己合成),基布:涤丝纺织物,重量为809/m2。
2.2试验用仪器
1)小型台式涂布机(北京祥云纺织机械设备公司制造)
2)10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永光明医疗仪器厂制造)
3)TY—05型织物抗渗水测试仪(中国纺织科学院制造)
4)NDJ一1型旋转粘度仪(上海实验仪器厂制造)。
2.3测试方法及标准
耐静水压测试按FzT01004—91《涂层织物抗渗水性试验方法(静水压试验)》中方法A进行:
吸水率测试方法:将一定量的乳液倒入PTFE模板中,自然干燥7天后将膜称重w1,并放入常温
10组样品的平均值。
2.4涂布工艺
采用刀刮涂布、两涂两烘工艺,涂布量干重为20一25g/m2
3.结果与讨论
3.1消泡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较大,水性Pu涂层剂的消泡比溶剂型更为困难。为获得良好的涂膜效果,在乳
液中要加一定量的消泡剂。在具体选择消泡剂品种时,除了要考虑它的消泡能力、在乳液中的分
散性外,还要考虑它是否易产生漂油、缩孔等不良效果。消泡剂用量对水压的影响情况见图1,
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消泡剂用量的增加耐水压降低,因此在满足消泡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消
泡剂的用量,其用量一般不要超过乳液重量的O.3%。
3.2增稠剂的影响
可用于水性PU乳液的增稠剂主要有三大类:纤维素及改性纤维素、碱膨胀型聚丙烯酸酯、疏
水改性聚丙烯酸酯及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
不同增稠剂由于增稠机理不同,增稠效率差别很大。纤维素类与碱膨胀型聚丙烯酸酯类增稠剂在
水中溶解后,增稠剂分子链上的一cooH在碱性条件下在水中电离为电负性的一coo一,这些负离子
同性相互排斥,使大分子链充分伸展,由螺旋状伸长为棒状,并吸附大量自由水,从而提高水相
粘度,达到增稠目的。由于其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靠范德华力,在高剪切力作用下这些分子间作
用力易被破坏,造成高剪切下粘度迅速下降。而疏水改性聚丙烯酸酯与缔合型聚氨酯类增稠剂,
特别是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由于分子支链上已经过疏水基团改性,这些疏水基团使之具有类似
表面活性剂分子性质,在水中会形成胶束,这些胶束会与乳液微粒、颜填料等粒子相互缔合作用
形成微胞与网络结构,导致体系粘度增加,从而到达增稠目的。由于这些胞与胞之间的链能提供
一定的抵抗外界剪切作用,即使在高剪切作用下也能保持稳定的粘度,且具有良好的流平性、疏
水性、耐洗性及耐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