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退化湿地纳帕海植物多样性格局特征及其驱动力.docVIP

高原退化湿地纳帕海植物多样性格局特征及其驱动力.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原退化湿地纳帕海植物多样性格局特征及其驱动力 肖德荣,田 昆,杨宇明,袁 华,李宁云,徐守国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云南 昆明 650224 对滇西北纳帕海湿地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纳帕海共有植物115种,隶属38 科、82属,植物群落15个,包括3个沉水植物群落、2个浮叶植物群落、6个挺水植物群落、4个草甸群落。其中原生沼泽有湿地植物25种,隶属16 科、17 属,3个沉水植物群落、2个浮叶植物群落;沼泽化草甸有湿地植物35种,隶属19科、26属,6个挺水植物群落;草甸有湿地植物64种,隶属28科、55属,4个草甸群落;垦后湿地仅有农作物4种,隶属4科、4属。随着原生沼泽、沼泽化草甸向草甸、垦后湿地的退化演替,植物群落伴生种增多,优势种的优势度明显下降,群落结构逐渐变得复杂;原生沼泽、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分布面积萎缩,草甸、垦后湿地面积不断增大;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随原生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的退化演替而逐渐增加,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最大,而垦后湿地为最低值。纳帕海植物多样性格局特征是对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与类型的响应,当前影响植物多样格局的驱动力主要是排水垦殖、无序旅游、过度放牧和周边森林的破坏等人为生产活动。 高原湿地;纳帕海;植物多样性格局;退化;驱动力中图分类号:X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0523-07 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是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的表征,是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重要内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功能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1-2]。位于横断山核心地带的纳帕海湿地是我国低纬度高海拔的独特类型,属季节性高原沼泽湿地,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由于纳帕海湿地距香格里拉县城较近,地处农牧交错区和旅游热点地带,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人为对纳帕海湿地及周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致使纳帕海原生沼泽、沼泽化草甸面积不断减少,草甸和垦后湿地面积不断增加,湿地呈现出由原生沼泽、沼泽化草甸向草甸、垦后湿地的退化演替格局[3],湿地植物由水生、沼生向中生、旱生逆行演替,湿地环境改变、功能不断丧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藏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而类似情况在占我国湿地面积1/4的高原湿地较为普遍,但国内缺乏对这一湿地类型的研究[4]。结合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对纳帕海湿地退化演替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沼泽体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变化的驱动力,为高原退化湿地的恢复、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纳帕海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香格里拉县境内,地理坐标为99°37′~99°41′E,27°49′~ 27°55′N,海拔3 260 m,面积3 100 hm2,为石灰岩上发育而成的喀斯特型季节性高原沼泽湿地,由于地处长江上游,对长江中下游水量均衡有重要作用。纳帕海四周环山,每年雨季湖水上涨,旱季湖水通过西北角落水洞泄入地下河潜流10 km后汇入金沙江而退落,湖水退落后,湖面大幅度减少,形成大面积的浅水沼泽和沼泽化草甸[10]。纳帕海是许多植物物种的交汇区,极高山分布种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以该湿地和相邻地区为分布下限,世界广布种水葱(Scirpus palustris)、蓖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茭草(Zizania caduciflora)、鸭子草(Potamogeton tepperi)等一些水生植物在这里已达到了其分布的上限[5],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有植物物种115种,隶属38 科、82属,植物群落15个。独特的湿地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为全球15种鹤类中唯一生活在高原的国家Ⅰ级保护鸟类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和其它珍稀濒危物种如黑鹳(Ciconia nigra)、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赤麻鸭(Tadoma ferruginea)等水禽的重要越冬栖息地。 根据传统沼泽化理论[6],结合纳帕海水文状况,从湖心向周边依次把纳帕海常年淹水、水位较深的区域划分为原生沼泽,雨季淹水较深、旱季浅水或过湿区域为沼泽化草甸,常年排水疏干区域为草甸,排水疏干后垦殖的耕地为垦后湿地四种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沼泽体。 西南林学院对纳帕海湿地开展综合科学考察的基础上,于2005年8月和10月对纳帕海不同沼泽体植物群落进行雨季和旱季两次野外调查,每次群落野外调查采用样方法,在4类不同沼泽体的不同植物群落中随机选择10 m×10 m的大样方,按对角线取7个1 m×

文档评论(0)

hsh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