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容提要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 英国论文写作文学不仅要反映生活,更是要教会阅读。本文通过对华兹华斯的《废毁的茅舍》一诗的分析,探讨了两种目光:“廉价的目光”和“高明的目光”,亦即两种阅读方式。从广义上讲,高明的目光有助于洞见人性的基本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狭义上讲,这种目光对于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都不可或缺。文章还试图探讨如何获得高明的目光并提出内在的耕耘是首要的途径。
关键词 目光 阅读 人性的规律 内在的耕耘
?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 1770—1850)的诗歌常常教给人们如何阅读。从《迈克尔》到《孤独的割麦女》,从《丁登寺》到《威斯敏斯特桥》,华兹华斯都从平凡的图景中透视出其内在的意义,生动地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诗意视角,亦即一种超越普通人的阅读方式,体现着作家对于生活的解读和领悟。凭借这种阅读方式,华兹华斯洞见了人性的奥秘(the secret spirit ofhumanity,《废毁的茅舍》, 504行)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他也为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了借鉴,因为二者都与阅读密切相关。前者为广义的阅读,其对象是宇宙人生;后者是狭义的阅读,对象为文字作品。两者都需要一种高明的目光去洞察事物的内在规律。创作者往往苦于寻找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如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写给范妮的一首诗里所发出的呼声:“主题! 主题!伟大的自然!赐我主题; /让我开始我的梦呓”(《致范妮》, 5-6行)。②一个多世纪以后,爱尔兰诗人叶芝也遥应着济慈那焦切的呼唤:“我找寻一个主题却徒然无获, /约六周以来我日日寻找着。”(《马戏团动物的逃逸》,1-2行③) 20世纪70年代,哈罗德·布鲁姆教授的《影响的焦虑》(The Anxiety ofInfluence)④问世,讨论了传统的重负和创新的压力。长期以来,在西方话语中,文艺创作者都不免要面临这样的处境。在文学批评领域,文学研究者也常会感到一种焦虑,特别是对经典作品进行解读时,如何在传统的批评基础之上挖掘出超卓而得当的内涵也是个难题。如何创作,如何研究,这两个问题归根结底都有赖于一双善于发现、有洞察力的眼睛,亦即一种高明的目光、一种智慧的阅读。读一读华兹华斯的诗作或可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华兹华斯的《废毁的茅舍》(The RuinedCottage)⑤作于1797—1798年间,讲述的是一个“平凡的故事”(231行)。然而,诗人独具的匠心却使平凡的材料传达出深刻的意义。诗里讲的是等待与死亡:农家女玛格丽特等待丈夫退役归来,在等待中幼子相继夭亡,是一个“默默受苦的故事”(233行)。全诗由两个叙述者展开:年老的旅人———内在的叙述者,玛格丽特故事的讲述者;年轻的旅人———外部叙述者,故事的转述者。两个叙述者代表两种视角,使全诗结构精巧而自然,复杂而不失条理,在诗的结尾又实现了与开篇的呼应———升华后的呼应。 首先,叙述从两位旅人的重逢开始。夏季,烈日当空,年轻的旅人(“我”)一身疲惫,心境亦如天气一般焦燥。“我”走近一座废毁的房舍,这时,故友重逢的一幕发生了: 门口有一位暮年人,竟是两天前同游的旧友,他使“我”觉得仿佛“日暮”般亲切(As dearto me as is the setting sun, 39行)。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故事的背景是炎热的夏天,日暮时分自然会带走白天的焦灼,送来怡人的凉意;同时也预示着旧友———暮年人驱除热恼、带来清凉的疗效。 “我”来到老人之所在,发现“这曾是一片/花园⑥之地,今已荒芜”(54-55行),草木蔓生,水井半塞,凄凉萧瑟(60行),是一座废毁的茅舍。老人却警示道:“我在此看到/你看不到的东西……”(67-68行)。老人拥有回忆,自然可以看到年轻人未曾见过的景象:以水井为例,年轻人见其几乎干涸,而老人记忆中的这口井曾经为旅人消渴除热,带来清凉、恢复元气(cool refreshment, 100行)。 但更重要的是,老人凭借的是一种思考力(the meditative mind, 81行),能够从作为玛格丽特苦难见证的水井里洞见人性的基本规律(the primary laws of our nature⑦),从而汲取出智慧之泉,使人从苦恼中清醒、重振(更高一级的refreshment)。这是粗钝的感官(grossersense, 234行)所无法企及的,如老人所说: 这是个平凡的故事,没有动人的情节,一个默默受苦的故事,几乎没有实在的形状,感觉迟钝的听众决不适应,对于不思考的人几乎不存在……(231-236行)在这废毁的茅舍里,老人讲起了玛格丽特的故事,说时语调凝重,言罢却泛起释然的欢欣。 老人的语汇里频频出现有关欢乐的字眼(如cheerful, happy, joy),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尾随联动互锁系统安装调试手册定稿.pdf
- 多年地区冻土路基养护全面研究ppt课件.pptx VIP
- 餐饮协会可行性报告.pdf VIP
- 福州大学2023-2024学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B卷)含参考答案.docx
-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个税扣除分摊协议书.doc VIP
- 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护理学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管理实践新进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某萤石矿阶段磨矿阶段浮选工艺探讨.pdf VIP
- 大药房连锁仓库管理制度(讨论).pdf
- 爱德华消防主机EST3操作手册.docx
- 福州大学2023-2024学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A卷)含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