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 - 邵阳市一中.pptVIP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 - 邵阳市一中.ppt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 1895年3月,甲午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一个71岁的老人,中国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东渡日本,作为清朝政府的特命全权大使,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那为什么中国会失败呢? 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思想问题,当时日本正在积极备战,自上而下地搞捐献,海军积极买船造船,而中国却还活在腐朽的封建思想体制里,根本看不清局势,北洋舰队已经趋于落伍,其次是财力问题,中国一味割地赔款,国库空虚,再加上统治者还在挥霍,没有实力增加军备,以至海军武器陈旧,最后就是军队作战力实在底下,毫无战斗力,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却是那么不堪一击,一触即溃,特别是陆军,简直一枪不放,就一哄而散 。 一 1)北洋水师其实并不具备与日本海军对抗的战斗力,虽然北洋水师曾经是亚洲第一舰队,但是在诸多赔款后其实分配给舰队的资金严重不足,加上慈禧愚蠢的万寿庆典浪费白银,李鸿章的政敌户部尚书克扣军费,使得北洋水师在好几年内没有任何发展,日本人反而在短短几年内后来居上 2)北洋水师的战斗人员素养低下,缺乏战斗力,缺乏外籍军官的专门训练,军纪败坏,贪污舞弊之事甚多,不少将领好大喜功但对操练演习当作儿戏,实战中一触即溃 3)开战时缺乏真正的统帅,李鸿章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实际上很多地方部队都不归他节制,只能调动北洋水师和他的嫡系淮军。在黄海海战北洋舰队除了败仗退守威海卫的时候,李竟然无法调动山东的军队防守威海卫炮台,结果日本人水陆并进,攻占威海卫炮台,直接用清军的大炮向北洋水师开炮,那边日本的舰队乘胜夹击,才有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命运。这完全是各个地方各自为战,不听号令造成的 4)作为北洋水师的创建人,李鸿章本人知道和日本过早开战会有不利结局,无奈朝中许多人和民间不了解实情,认为主和即是投降,于是李鸿章硬着头皮开战,只不过他也想不到日本超越了那么多,结局那么惨 日本方面的因素 甲午战争日本早有预谋而且志在必得,他们上下一心而且武器精良,训练有素,其实占有绝对优势,取胜也是当然的 补充: 政治上清朝的迂腐体制决定了国家不可能有很大的战争潜力,慈禧太后宁可自己奢侈,也不会多给军队一分钱。并且统治者没有坚定的决心,企图以放弃朝鲜的代价宁人息事。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扩张政策没有清醒的认识。 军事上淮军勉强完成从冷兵器向近代热兵器战争的转型,新的陆战、海战思想尚未成熟,也缺乏实战经验,军队整体素质不高。对于“先发制人”、“积极防御”等夺取战争主动的策略,既得不到政治上的支持,也无胆量去尝试。即使有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从一开战就处于整体的被动状态。 二 而且十九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必然引起对殖民地更加激烈地争夺。列宁分析道:帝国主义列强“除了对已经被分割了的世界来作周期性的再分割以外,争夺半独立国的斗争就不免要特别紧张起来。”于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便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眼中的一块肥肉。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来没有停止过,但1884年中法战争后,由于列强之间忙于争斗,相对平静了大约10年,中国政治家的神经松弛了一些,在人们对西方列强的“友善”感到庆幸的时候,东边的一个邻国正在虎视眈眈。? 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 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阳子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吉田的这一思想,对他的弟子,后来成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参议院议长)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陆政策,大臣田中义一在奏折中说:“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如果说这些议论还是一个“蓝图”,到了1887年就非常具体了。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