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工程力学”课程的高职人才培养创新研究.pdf
第13卷第1期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01.13No.1
2014年3月 OFNANTONGVOCATIONALTECHNICALSHIPPINGCOLLEGE Mar.2014
JOURNAL
基于“工程力学”课程的高职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丁建波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江苏南通226010)
摘要:文章通过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力学知识的需求现状分析,提出了基于“工程力学”课程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的具体措施,对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程力学;人才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高职力学课程是将原属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课程的内容,加以融合、贯通,形成新的“工程力学”
体系。在高职院校,人们传统地将“工程力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来组织教学,并认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传
授知识,建立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和有关工程构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理论的学科,其课程的主要作用是
培养学生具备用力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1]
1 技术技能型人才所需力学知识的架构分析
1.1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力学知识的需求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的转型时期,许多制造企业面临着新一轮的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作为快速发
展的新型工业国家,我国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需要大量的能在生产和管理一线进行技术改造与技
术革新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以适应企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由于现代力学已深入到各行领域,现代工程技
术对力学的知识要求越来越高,对技能型人才的力学知识及知识架构的要求越来越全面。这种人才不仅要
有扎实熟练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深厚的力学知识,要能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而传统的高职力学教
学已经不能满足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学要求。因此,加强工程力学的基础教学,完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
力学知识架构,对培养学生今后能成为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2“工程力学”课程的属性
与中学力学不同,“工程力学”课程是高职学生最先接触到工程类问题的技术课程,中学力学主要揭示
自然界中的基础力学原理和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而“工程力学”课程是要应用已
掌握的基本力学理论,建立工程中力学问题的解决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寻找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而实现改造自然的目的。它是培养学生具有工程意识的启蒙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更是在工
程中可以直接加以应用的科学技术。所以,“工程力学”课程作为高职工科类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工程启蒙
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与技术应用教育的三重属性。陶
1.3“工程力学”课程的作用
“工程力学”课程除了完成课程知识教学以外,最主要任务的是培植学生具有工程力学问题的解决思
收稿日期:2013—12一01
基金项目: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培养高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HYJY一
2012C04)。
作者简介:丁建波(1962一),男,江苏南通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副教授,硕士。
万方数据
第1期 丁建波:基于“工程力学”课程的高职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85
想。而工程力学思想是指人们在劳动实践中,通过已经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建立工程力学问题的解决思
路、基本方法和解决方案,为人类应用与改造自然进行工程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工程力学思想是人类在劳
动进化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的规律性认识,人类在通过对大自然这些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逐
渐开始制作并使用工具。培养学生具有工程问题的解决思想,是人类思想产生飞跃的基本标志,是人类具有
创新意识的根本源泉,是高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力学教学的精髓所在。[3]
1.4“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有了工程力学问题的解决思想,还要有科学的解决方法。“工程力学”课程就是要把如何观察、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以及如何将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建模,理论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部分 专题05: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练习)-中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全国版)(含答案及解析版).docx
- 人教版2019年初中物理 电能、电路、电功综合专题练习(含答案).doc
- 超星学习通 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北京大学)章节测验答案尔雅网课答案.pdf VIP
- 2024年6月第英语六级真题(全3套)及答案解析.pdf
- (完整版)数量关系公式.pdf
- 山东省政府采购专家测评题库800-1000.docx VIP
-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词汇表 1-8册(1).doc
- GB/T 5686.7-2022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硫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中和滴定法.pdf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全国卷书面表达说题比赛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