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合单位 光合磷酸化的发现 1954,Arnon等发现向菠菜叶绿体加入ADP、Pi和NADP+,在光下不加入CO2时,在体系中有ATP和NADPH产生。 2.环式光合磷酸化 与环式电子传递偶联产生ATP的反应。 ADP + Pi 光 叶绿体 ATP+ H2O 非光合放氧生物光能转换的唯一形式,主要在基质片层内进行。它在光合演化上较为原始,在高等植物中可能起着补充ATP不足的作用。 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tic theory) 由英国的米切尔(Mitchell 1961)提出, 该学说假设能量转换和偶联机构具有以下特点: ①由磷脂和蛋白构成的膜对离子和质子的透过具有选择性 ②具有氧化还原电位的电子传递体不匀称地嵌合在膜上 ③膜上有偶联电子传递的质子转移系统 ④膜上有转移质子的ATP酶 在解释光合磷酸化机理时,该学说强调: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电子传递会伴随膜内外两侧产生质子动力(proton motive force,pmf),并由质子动力推动ATP的合成。 叶绿体类囊体膜上ATP的生成 抑制剂类型 (1)电子传递抑制剂 指抑制光合电子传递的试剂, 如羟胺(NH2OH)切断水到PSⅡ的电子流,DCMU抑制从PSⅡ上的QB到PQ的电子传递;KCN和Hg等则抑制PC的氧化。 一些除草剂如西玛津(simazine)、阿特拉津(atrazine)、除草定(bromacil)、异草定(isocil)等也是电子传递抑制剂。 抑制剂类型 (2)解偶联剂 指解除磷酸化反应与电子传递之间偶联的试剂。 DNP(二硝基酚)、CCCP(carbonyl cyanide-3-chlorophenyl hydrazone,羰基氰-3-氯苯腙)、短杆菌肽D、尼日利亚菌素、NH+4等, 增加类囊体膜对质子的透性或增加偶联因子渗漏质子的能力,其结果是消除了跨膜的H+电化学势,而电子传递仍可进行,甚至速度更快,但磷酸化作用不再进行。 抑制剂类型 (3)能量传递抑制剂 指直接作用ATP酶抑制磷酸化作用的试剂,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D)、对氯汞基苯(PCMB)作用于CF1,寡霉素作用于CFo(CFo 下标的o就是表明其对寡霉素oligomycin敏感)。它们都抑制了ATP酶活性从而阻断光合磷酸化。 LHCⅡ等受光激发后将接受的光能传到PSⅡ反应中心P680,并在那里发生光化学反应,同时将激发出的e-传到原初电子受体Pheo,再传给靠近基质一边的结合态的质体醌(QA),从而推动了PSⅡ的最初电子传递。P680失去e-后,变成一个强的氧化剂,它向位于膜内侧的电子传递体YZ争夺电子而引起水的分解,并将产生的氧气和H+释放在内腔。另一方面,QA的e-经QB传给PQ,PQ的还原需要2e-和来自基质的2H+。还原的PQH2向膜内转移,传2e-给Cyt b6/f复合体,其中1个e-交给Cyt b6/f ,进而传给PQ,另1个e-则传给〔Fe-S〕R。因为Cyt b6/f 的氧化还原仅涉及电子,所以2H+就释放到膜腔。还原的Cyt f将e-经位于膜内侧表面的PC传至位于膜内侧的PSⅠ反应中心P700。 与PSⅡ一样,P700受光激发后,把e-传给A0,经A1、FX、FA和FB,再把e-交给位于膜外侧的Fd与FNR,最后由FNR使NADP+还原,NADP+还原时,还要消耗基质中的H+。NADPH留在基质中,用于光合碳的还原。 在电子传递的同时,H+从基质运向膜内腔,产生了膜内外的H+电化学势梯度。依电化学势梯度,H+经ATP酶流出时偶联ATP的产生,形成的ATP留在基质中,用于各种代谢反应。 光合膜上的电子与质子传递概况 红线表示电子传递,黑线表示质子传递,蓝线质子越膜运输 (三) 光合电子传递的类型 根据电子传递到Fd后去向,将光合电子传递分为三种类型。 1.非环式电子传递 H2O→ PSⅡ→PQ→Cyt b6/f→PC→PSⅠ→Fd→FNR→ NADP+ 4个e-,2个H2O,1个O2,2个NADP+,8个光量子,8个H+ 2.环式电子传递 (1) PSⅠ中环式电子传递: PSⅠ→Fd→PQ→Cytb6/f→PC→PSⅠ 环式电子传递不发生H2O的氧化,也不形成NADPH,但有H+的跨膜运输,可产生ATP,每传递一个电子需要吸收一个光量子。 (2) PSⅡ中环式电子传递: P680→Pheo→QA→QB→Cytb559→P680 也有实验指出PSⅡ中环式电子传递为: P680→ Cytb559→ Pheo →P680 Cytb559 3.假环式电子传递 也叫做梅勒反应(Mehler′s reaction)。 H2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健康、疾病与预防.ppt
- 健身方法指南.doc
- 傅里叶变换之我见.ppt
- 储层识别技术.doc
- 儿科常见病的中医防治.ppt
- 儿童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和预防(岩湖).ppt
- 先进制造技术与设备.ppt
- 先进制造技术资料.ppt
- 光催化氧化循环水设备技术介绍.ppt
-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课件).ppt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考试地理答案.doc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政治含解析.doc
-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英语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四川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政治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政治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