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穴位伏安曲线非线性和类磁滞特性的研究.pdfVIP

人体穴位伏安曲线非线性和类磁滞特性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虫旦笪玺堂盒至丛旦茎莶蔓兰鎏邀 专论 3吴富东.针灸医籍选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94—94 4丁德光,陈茹,李家康.押手在施针中的意义与作用.中医药学刊,2003,21(9):1569—1570 5解越,武连仲,李军.武连仲教授治疗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脑卒中经验.中国针灸,2004,(1):65—68 6张新艺.拿筋刺.中国针灸,2003,23(8):497—497 人体穴位伏安曲线非线性与类磁滞特性的研究 魏建子1沈雪勇1周愉2毛慧娟1赵玲1张海蒙1 [摘要]目的:采用非线性检测方法,对健康人穴位伏安曲线进行检测,观察其基本特征;对穴位与对 照点伏安面积进行比较,观察穴位低电阻特性是否存在;对穴位伏安特性与穴位感受刺激功能之间关系 进行一些探讨。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高灵敏穴位伏安特性检测系统,检测健康志愿者双侧太渊、神门、 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太白穴和相应的非经非穴对照点0~20“A间的增减双程伏 安曲线。结果:健康人穴位伏安曲线具有非线性特征,此特征在扫描电流从0“A线性递增至20¨A的增 程曲线的小电流处(0-5“A)更加明显而随扫描时间的增加逐渐呈准线性;穴位伏安特性还具有类磁滞 特征,即增程曲线与减程曲线明显不重合。定量比较显示,穴位增程伏安面积显著大于减程伏安面积 性及类磁滞两大特征;与对照点比较,穴位低电阻特性并非普遍存在。 [关键词]穴位:伏安特性;伏安面积 穴位电阻是反映穴位客观存在的重要生物物理指标。早在1950s人们就发现,人体一些部位的皮肤电 阻明显低于周围的对照点,这些皮肤低阻点多位于传统穴位上Ⅲ。随后开展的一系列穴位电学特性研究 显示,穴位具有明显的低电阻陋射、高导电率㈣’特性。但裴廷辅阳]彳艮早就对此结论提出了异议。Irvin M.Korru训在研究成年男性皮肤电阻特性时也发现,不同人皮肤低电阻点的分布是不一致的。由于每个人 的穴位分布是一致的,这一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的低电阻点都位于穴位处。SeanPearsonn¨和KramerS【12】 等的研究也显示,穴位低电阻特性并非普遍存在。AndrewCm认为,穴位电阻检测的复杂性及影响因素 众多造成了不同报道结果之间的差异。而因为这种复杂性的存在,如何在活体状态下将穴位接入到检测 电路进行在体检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是一个难题n引。 出现上述争论的主要原因在于穴位电学特征是非线性的,采用线性检测方法获得的电阻/阻抗/导电 率等结果并不能完整描述其电学特征。1979年,FradenJu引、罗冬苏u副首先报道了穴位电学特性具有的 穴位这一非线性电阻的值随测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改变,其电学特性应由伏安盐线来表征。 穴位电学特性检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研究穴位功能,或者为穴位功能研究提供客观的指标。穴位 功能包括感受刺激和反映病症两个方面。感受刺激是穴位最主要的功能特性之一。外界多种刺激,如针 刺、艾灸、电针、激光、红外照射等作用于穴位后,均可使产生明显的穴位反应,从而使机体功能状态 得到调整。穴位对外界刺激的主动反应是针灸治疗的基础。由于缺少客观指标,对穴位感受刺激功能的 研究尚不深入。 在以往工作地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非线性检测方法,对42名健康人穴位伏安曲线进行检测,得到了 穴位伏安曲线的基本特征,结果如下: -63- 专论 1对象与方法 1.1受试对象 的选择按如下标23纳入:(1)身体健康,无心、肝、肾、脑疾病史,无精神疾病史:无皮肤病。(2)年龄在 22~40岁之间。(3)受试者依从性良好,自愿参加检测。 1.2检测穴位 9)、神门(HT7)、合谷(LI4)、内关(PC6)、足三里(ST36)、三阴交(SP6)、太溪 双侧太渊(LU (KI3)、太冲(LR3)、太白(SP3)和相应的非经非穴对照点。穴位的定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2346—90)《经穴部位》进行。太渊对照点为太渊、大陵(PC7)连线的中点,神门对照点为大陵与神门 连线的中点,太冲对照点和太白对照点均为太冲与太白连线的中点,其余各穴对照点取在穴位同一水平 面上,穴位旁开lcm处。 1.3实验仪器 自制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计算机检测系统瞳2’2引,其硬件部分由单片机(Sin

文档评论(0)

cxmckat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