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技术与职业健康 教学课件 作者 孙玉叶 主编 王瑾 副主编 第二部分:危险化学品事故分析.pptVIP

化工安全技术与职业健康 教学课件 作者 孙玉叶 主编 王瑾 副主编 第二部分:危险化学品事故分析.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尚辅网 尚辅网 第二部分:危险化学品事故分析 2003-2005年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 3.危险化学品事故可划分为以下6类: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 ?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 ?危险化学品中毒和窒息事故; ?危险化学品灼伤事故;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其它危险化学品事故。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江苏淮安液氯泄漏事故 案例2:江苏射阳化工厂“7.28”爆炸事故 案例3:吉石化双苯厂爆炸事故 案例4:北京东方化工厂“6.27”特大事故 案例5: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案例6:印度博帕尔农药厂MIC泄漏惨案 案例1:江苏淮安液氯泄漏事故 事故简况:2005年3月29日傍晚一辆载有液氯的山东槽罐车在京沪高速淮安段与一辆货车相撞,导致液氯大面积泄漏,公路附近三个村镇的居民,因此遭遇重大伤亡,其中29人死亡,350人入院治疗。事故赔偿(死亡:15万/人,重伤:7.5万/人,一般伤害:7500元/人)达917万元,住院医疗费达500万元,仅这两项费用就达1417万元,预计该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将达到2901万元人民币。 事故原因 肇事车标示吨位为15吨,实际装载29.44吨,属严重超载。 车胎爆裂引发事故:事故发生是由于其所驾车左前胎爆裂,撞上护栏后侧翻至高速公路另一侧,与迎面驶来的运输空液化气瓶的山东货车鲁QA0398相撞,造成液氯泄漏。由于康、王二人未及时准确报告车上所载为何种危险品,延误了疏散抢险时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思考:氯气泄漏如何自救? 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时,污染区居民切忌惊慌,应向上风向地区转移,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到了安全地带立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恶化病情;眼或皮肤接触液氯时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中毒者可适当使用钙剂、维生素C和脱水剂;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可以减轻呼吸道和肺部损伤;患者应及时送到大医院或有职业病科的医疗单位救治。 案例2:江苏射阳化工厂“7.28”爆炸事故 2006年7月28日8时45分,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工商核准拟用名)1号厂房发生爆炸事故,死亡22人,受伤29人(3人重伤)。其中,在场的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以及生产技术人员等多人伤亡。 事故发生后公司的账户被冻结,企业对死者的赔偿:最少赔偿20万,最多24万。 事故简要经过:2006年7月27日15时10分,首次向氯化反应塔塔釜投料。17时20分通入导热油加热升温;19时10分,塔釜温度上升到130℃,此时开始向氯化反应塔塔釜通氯气;20时15分,操作工发现氯化反应塔塔顶冷凝器没有冷却水,于是停止向釜内通氯气,关闭导热油阀门。28日4时20分,在冷凝器仍然没有冷却水的情况下,又开始通氯气,并开导热油阀门继续加热升温;7时,停止加热;8时,塔釜温度为220℃,塔顶温度为43℃;8时40分,氯化反应塔发生爆炸。据估算,氯化反应塔物料的爆炸当量相当于406千克梯恩梯(TNT),爆炸半径约为30米,造成1号厂房全部倒塌。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在氯化反应塔冷凝器无冷却水、塔顶没有产品流出的情况下没有立即停车,而是错误地继续加热升温,使物料(2,4-二硝基氟苯)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并最终导致其分解爆炸是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事故原因分析: 间接原因:①该项目在未经设立批准、生产工艺未经科学论证、建设项目未经设计审查和安全验收的情况下,擅自低标准进行项目建设并组织试生产。②该企业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现场管理混乱,边施工、边试生产,埋下了事故隐患。 现场人员过多,是扩大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思考:如何避免?) 案例3:吉石化双苯厂爆炸事故 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连续爆炸。事故造成当班的6名工人中5人死亡、1人失踪,事故还造成60多人不同程度受伤。 事故导致100多吨苯、硝基苯和其它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到松花江吉林市段,并沿江向下游蔓延,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此次事件造成哈尔滨市停水4天,松花江沿岸数百万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发生严重困难,哈尔滨市直接经济损失约15亿元人民币,更为严重的是,污染带顺流而下,进入俄罗斯,成为一起严重的跨国污染事故。国家环保总局将该起事故定性为一起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该事故直接原因是:由于当班操作工停车时,疏忽大意,未将应关闭的阀门及时关闭,误操作导致进料系统温度超高,长时间后引起爆裂,随之空气被抽入负压操作的T101塔,引起T101塔、T102塔发生爆炸,随后致使与T101、T102塔相连的两台硝基苯储罐及附属设备相继爆炸,随着爆炸现场火势增强,引发装置区内的两台硝酸储罐爆炸,并导致与该车间相邻的55#灌区内的一台硝基苯储罐、两台苯储罐发生燃烧。 社会影响:11月21日,哈尔滨市政府宣布全市停水四天,原因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时间加速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