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应激相关障碍.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应激相关障碍和危机干预 应激相关障碍—概述 概念 应激(Stress):原意是一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过程。在医学心理学,应激是个体“觉察”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的。 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 Disorders):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碍,及各种非心因性精神病性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概述 共同特点 精神刺激是发病的直接原因。 症状表现与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 病程、预后与精神因素的消除有关 流行病学资料 患病率:0.68 0/00(国内12地区流调资料) 性别:男女无明显差异 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可见于少年和老年 应激相关障碍——病因 病因:剧烈或持久的精神创伤因素 应激源 自然灾害: 人为集体灾难: 个人重大生活事件:剧烈的或持久的(如人际关系) 个人素质 人格特点: 性格怯懦,固执,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或感情用事。 躯体状况: 躯体健康状况不佳,有慢性疾病或智力低下者等。 一、急性应激障碍—概念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s):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刺激后立刻(1 小时之内)发病。 表现有强烈情绪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急性应激障碍—临床表现 精神运动性抑制为主的临床表现: 心因性木僵状态,情绪休克 心因性朦胧状态,出现定向障碍 精神运动性兴奋为主的临床表现:兴奋、激越、恐惧、叫喊、盲目冲动 混合性并常有变化临床相 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实在的帮助 药物治疗:中小剂量,短时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概念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PTSD):也称延迟性应激障碍,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其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1. 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2. 警觉性增高;3. 回避对即往创伤环境或事件的回忆。 PTSD 流行病学 终生遭遇创伤事件的概率(%) 研究者 群体(N) 男 女 创伤性质 Kessler 1995 5877 一般 美 61 51 任何 Breslau 1991 1007 21-30 美 43 37 任何 Norris 1992 1000 成人 美 74 65 10项 Stein 1997 1000 成人 加 81 74 事件表 Breslau 1998 2181 成人 美 97 87 19项 Resnick 1993 4008 女性 美 69 任何 PTSD 流行病学 一般人群 PTSD 患病率 研究者(年代) 终生患病率 月患病率 Helzer (1987) 1.0% Davidson (1991) 1.3% Resnick (1993) 12.3% 4.6% (6个月) NCS (1995) 7.8% 2.3% Breslau (1998) 9.2% 魏赓(西藏)(2003) 2.8‰ PTSD 流行病学 2001年911事件 60%有小孩的成人报告,1%以上儿童受到攻击的扰乱 整个国家的痛苦水平属于正常范围 9/11事件后2个月17%的美国居民报告有 PTSD症状 6个月后5.6%的人有PTSD症状 女性、有精神问题者、事件前有焦虑者发病率较高 PTSD 病 因-心理社会因素 急性精神创伤 地震 火山喷发 洪水 飓风、龙卷风 火灾 飞机失事 核泄漏事故 车祸 PTSD 病 因-心理社会因素 战争 社会暴力 恐怖袭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