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有趣的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文.docVIP

三位有趣的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位有趣的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文 三位有趣的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文 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不一定有趣,有趣的科学家不一定做出重要贡献。今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三位生物学家,75岁的布勒呐(sydney brenner) 、55岁的霍维茨(h. robert horvitz)和60岁的萨尔斯顿 (john sulston),不仅共同和分别在生命科学有多项贡献,而且是具不同性格和风格的有趣科学家。 目前在美国伯克利分子科学研究所的布勒呐,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郊外的杰米斯顿。父母是犹太移民,父亲20世纪初逃出东欧将被苏联占领的小国到伦敦后,没有足够的钱买去美国的船票,只好到南非。他父亲是皮革匠,家就安在皮革铺的后面,父亲一生不识字更不会写字,却通几种语言。布勒呐4岁以前,邻居裁缝的妻子用她家做桌布的报纸教布勒呐认字,是他的启蒙教育。大概4岁半时,父亲有个顾客麦卡特妮夫人(mrs. maccartney)见小布勒呐读书,对老布勒呐说应该送这小孩读书,父亲说读不起。她把小布勒呐收到自己管的幼儿园去。这是一个早期发现布勒呐的才能而且帮助他的人,布勒呐到七十多岁还记得她。虽然比同班小三岁,布勒呐在学校一直不错,不过从不是第一,大约前六名,据他说,小学中学名次比他前的同学长大后智力平庸。布勒呐喜欢用图书馆,从小学起一生读了很多书和文章,穷的时候偷过一本喜欢的书。对科学的兴趣也来自课外书籍。14岁他到威特沃特斯仁德大学读医学院,因为经济问题,虽然有奖学金,他还去课外打工(站在教堂给别人家庭悼念时凑名额),因为年龄太小,被要求多读两年。他先去拿了硕士学位,以后再得医学学位。老师里有他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给化学老师提意见被赶出过教室。w而一位组织学和生理学老师和他一起读书,使他觉得受智力刺激。1951年他获奖学金到英国牛津大学念研究生,研究细菌的病毒:噬菌体。 1953年4月,在华生(j. waston)和克里克(f. crick)著名的dna结构模型文章发表前不仅,布勒呐在剑桥大学见到他们。以后布勒呐去美国访问过,也回南非工作过两年(54-56),但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及衍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特别是和克里克有长期活跃的讨论和合作。布勒呐对分子生物学有多项重要贡献,是分子生物学开创者之一。他发现mrna,是一项可获诺贝尔奖的工作。他研究遗传密码也有几个重要贡献。1961年,他在《自然》杂志有两篇论文,一篇关于mrna,一篇关于遗传密码。在这样高峰的时刻,他和克里克开始考虑未来:1962年起,他们讨论了几年,认为分子生物学的框架已经有了,要开创新领域。布勒呐想做发育和神经系统。他的想法是用简单的动物,依靠遗传学,来理解发育和神经。1963年,布勒呐提出用一种叫c. briggsiae的线虫研究发育和神经,他不断读文献和采集样本,到1965年找到叫c. elegans的线虫。然后他和几个学生对这种线虫进行基本的解剖和遗传分析。他们发现这种线虫在研究上有许多优势:结构简单、透明、生活周期短、可以冷冻储存等,他们还证明可以用遗传学手段研究线虫,1967年,他们获得第一个线虫遗传突变体。到1974年,布勒呐在《遗传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线虫的论文。部分因布勒呐喜欢不同学科的人,部分因学生物的有许多人笑话用线虫做研究,布勒呐初期招的学生常出身于数学、工程和化学。他认为背景不多的人更少成见敢于冒险。七十年代加入线虫研究的人冒很大的危险,因不容易判断线虫能有多大用处。八十年代中,线虫研究在生物学界成为一个“热门”,到现在,世界上有许多研究线虫的实验室和科学家,在发育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都有重要发现。布勒呐今年得奖原因就是他开创用线虫做生物学研究材料,而不是某项具体研究工作。 萨尔斯顿原学有机化学。他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加入布勒呐小组后,他主要工作是分析线虫的细胞谱系。和人的家谱一样,机体的每一个细胞也有谱系关系,从单个受精卵,不断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后形成身体全部许多不同的细胞。在复杂动物细胞谱系关系都是不明确的,迄今我们还不清楚拇指任何细胞和小指任何细胞的谱系关系。萨尔斯顿初期是单独,以后和霍维茨和其他少数几个人合作,用显微镜观察线虫细胞谱系。这里,线虫透明和细胞数有限的特点比较重要。1976年,萨尔斯顿在伦敦《皇家学会会刊》上发表论文,报道线虫神经系统内部分细胞谱系的分析结果。这是第一次在任何动物有这样好的细胞谱系分析,同时,他发现,有一些特定的细胞生出后必定死亡,称为“程序性死亡”。这在当时是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有些细胞在每个个体的发育过程中都会出生,但是在不同的个体中又在同样的发育阶段要死去?好像生出来就是为死一样。“程序性死亡”以后证明和70年代中在高等动物发现不久的“细胞凋亡”是同样的。 霍维

文档评论(0)

wyj199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