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规技术措施.doc
水稻常规技术措施
()寒地水稻技术标准 、泡田标准
本田实行花达水泡田、花达水整地,即泡田水深为垡片高的2/3。
、整地标准
为了提高水田整地质量,在水田放水泡田之前先进行旱整地(旋耕或平地),放水泡田3~5天垡片泡透后即可进行水整地,水整地要求达到早、平、净、大、齐、深、匀,即早:适时抢早,保证有足够的沉淀时间;平:格田内高低差不大于3cm,做到灌水棵棵到,放水处处干;净:捞净格田植株残渣大:扩大格田面积,格田面积5~10亩;齐:格田四周平整一致,池埂横平竖直;深:水整地深浅一致,搅浆整地深度12~15cm;匀:全田整地均匀一致,尤其是格田四周四角。整地结束后,常规整地沉淀7~10天,搅浆整地沉淀15~20 天,保持水层5~7cm,不能落干。 ()寒地水稻插秧技术标准
1、秧苗类型
机械插秧旱育中苗3.1~3.5叶。钵育摆栽旱育大苗4.1~4.5叶龄。
2、插秧密度
①插秧原则:插秧密度总的原则是地力条件好、秧苗素质好的地号插秧密度宜稀植,地力条件差,秧苗素质差的地号宜适当密植。
②插秧密度
机械插秧规格为23.8×12cm八行插秧机30×10cm(4行、6行插秧机,30~35穴/平方米,4~5株/穴,基本苗数130~150株/平方米。八行插秧机往复结合线应加大到35cm。 ④移栽质量标准
机械插秧标准为早、密、浅、正、直、满、扶,插后同步补苗。保证做到适时抢早,合理密植,保证田间基本苗数,插秧深度2cm以内秧苗栽的正,插行要直,格田四周插满插严,插后立即上护苗水扶苗,插秧同步补苗。()寒地水稻施肥技术标准 、施肥量
施肥总的原则是因地因土施肥,土地肥沃、地力条件好的地号少施,尤其是氮肥,地号瘠薄、肥力较差的多施,推广测土施肥。
—8公斤/亩,硫酸钾(50%)8公斤/亩,尿素12-15公斤/亩。
八行机插施肥量25公斤/亩(商品量),其中,氮肥(46%尿素)8公斤、磷肥(18%N46%P2O5磷酸二铵)5公斤、钾肥(33%硫酸钾)12公斤,N:P:K=2:1:1.7,硅肥施用20~30公斤/亩。 、肥料种类
水田施肥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硅肥为主,严禁使用复合肥、复混肥等,微肥、生物肥和调节剂按照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意见使用。
①基肥
氮肥总量的0%,磷肥100%,钾肥%,硅肥100%,最后一遍水整地前全田施入或与搅浆整地同时用施肥器施入,随整地耙入土中8~10cm。注意磷肥不能表施,以免引起表层磷肥富集诱发水绵发生。示范硅肥秋施技术。
②蘖肥
氮肥总量的0%,在水稻返青后(4叶期)立即施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田施入,余20%在11叶品种6叶期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 穗肥
在水稻倒二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田间观察飘长叶出现后一个叶片就是倒二叶,10叶品种在9叶、11叶品种在10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施用,氮肥总量的0%,施肥时观察田间是否出现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出现拔节黄褪淡时则晚施;底叶有枯萎、干尖现象先放水壮根,后复水施肥;有稻瘟病发生应晚施,先晒田壮根或先防病后施肥。 、叶面追肥
水稻全生育期结合防病叶面追肥2~3次。水稻生殖生长期(7月10日后)应以酿造米醋、磷酸二氢钾等促早熟微肥为主,严禁使用含氮量大的微肥。同时,积极推广镁肥。
()寒地水稻灌溉技术标准
1、灌溉定额
井灌区灌溉定额400立方米/亩,自流灌区灌溉定额500立方米/亩。做到早春截留桃花水、充分利用天降水、科学利用循环水、合理开发地下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灌溉技术
①浅湿灌溉
返青期灌溉:水稻在花达水插秧(插秧水深1cm左右)后及时放水扶苗,水深苗高2/3(约5~7cm),以不淹没秧苗心叶为准,以水护苗,以水增温,促进水稻早返青。
分蘖期灌溉:水稻返青后,进行浅水灌溉,保持水层3~5cm,以浅水增温促蘖,早生快发。水稻至有效分蘖临界叶位(N-n+1叶龄期)(10叶品种7叶、11叶品种8叶),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80%时,在N-n叶期,撤水晾田3~5天,标准是地表呈湿润状态或地表发白呈火柴秆微裂,以控制N-n+2叶龄期(11叶品种9叶期)的无效分蘖发生。
长穗期灌溉:水稻进行晾田后进入间歇灌溉,灌3-5cm水层后停灌,让其自然渗干,直到地表无水,脚窝尚有浅水时,再灌3~5cm水层,如此反复。如无低温冷害至出穗前3~4天再晾田1~2天,目的是不断向土壤中通气,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做到以水换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保产。
结实期灌溉:水稻进入抽穗期保持水层3~5cm,齐穗后由浅水层转入间歇灌溉。
停灌期:水稻抽穗后30天以上,进入腊熟末期再停灌,到黄熟期再排干。要严防深水淹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