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现象学 第一节 现象学概述 第二节 胡塞尔现象学的主要理论 第三节 现象学的后期发展 (二)意向性理论 意向内容的结构: ①意向内容的“对象本身”(意向内容间的一致性的极,即被进行综合的意识行为发现的、在一系列相关意向内容间的一致性的极,一个X); ②意向内容的内核(在呈现出怎么样的规定性方面而言的意向内容,相当于意义,即实际被感知的意识表象); ③意向内容的晕圈(被意向行为附带以为的、规定性尚未明确显示出来的东西)。 第三节 现象学的发展 一、舍勒的哲学人类学: 1.生平:舍勒(Marx Scheler, 1874-1928)德国著名现象学哲学家,哲学人类学的开创者。先后在耶拿大学等任教。主要著作:《先验的方法和心理的方法》(1900)《同情的本质与形式》、《论人的永恒性》、《人在宇宙中的地位》(1928)等。 2.接受胡塞尔现象学方法,但拒绝其先验自我意识理论。在关于意向性问题、人类知识的分类等问题上均与胡塞尔不同。 思考题: 1、简述现象学运动及其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2、什么是面对事情本身? 3、简述舍勒的现象学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发展。 * * 第一节 现象学概述 一 概述 现象学是20世纪初由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开创的一种广泛的这些思潮,对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和法国哲学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 1874-1928)、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 1905-1980)、梅洛-庞蒂(Maurece Merleau-Ponty , 1908-1961)、伊曼努尔·莱维那斯( Emmanuel Levinas, 1906—1995 ,甚至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 1900—2002)都可归属于广义的现象学传统。 现 象 现象学就是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现象学的基本原则是:“回到事情自身” ( zur Sache Selbst,go back to things themselves)。 现象学所理解的“现象”就是“事情自身”,不与“本质”相对立。 现象学所说的“现象”既是显现场所, 又是显现过程, 还是显现对象。 “事情本身”不是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物质实体, 而是在意识活动或在人的存在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内容。 现 象 现象学的“现象”概念企图消除传统哲学中内在与外在、本质与表象、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心灵与身体、人与物的对立。 作为哲学的现象学高于科学, 它研究科学的前提以及人的生存的前提条件, 但却没有自己的前提。现象学之所以能够担当这一任务, 正是因为“现象”是科学的前提, 同时显示自身, 现象学能够在研究现象的自我显示过程中达到无前提这一最高的哲学目标。 胡塞尔 一、生平 Edmund Husserl (1859~1938) 二、主要著作 《算术哲学》(1891)、《逻辑研究》(1900~1901)、 《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1910)、《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1913)、《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 (1929)、《笛卡尔式的沉思》(1950)、《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1954)、《第一哲学》(1959)等 。 三、主要思想 (一)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心理主义:把逻辑学当作一种思维艺术,把逻辑规律归结为经验的心理认知的规律,认为真理是相对于这些规律而言的,因而只有相对真理,没有绝对真理。 (一)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1、心理主义混淆了自然规律和逻辑规律。 然规律是关于时空中现实事件之间的联系的规律,逻辑规律是关于不在时空中的观念之间的联系的规律;自然规律是归纳出来的或然性,逻辑规律具有必然性,是先天的原理,前者服从后者。 2、心理主义把心理活动本身和心理活动所涉及的内容混淆了起来。 3、心理主义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 (二)意向性理论 “意向性”( intentionality)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中世纪哲学典籍之中。 布伦坦诺使用这一概念来说明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物理学研究对象的区别。 意向性是表示意识活动与意识对象之间必然的、结构性关系的概念,它表明,“意向某物”是意识的基本结构。 (二)意向性理论 1.表达就是通过赋予意义的行为把意义加入到表达的物质外壳(字符或语音)中去的意向活动。 2.意向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意向行为、意向内容(意义)、意向对象(行为通过意义表达的对象)。意向行为通过意义指向对象。 (二)意向性理论 3. 对象化行为与非对象化行为:前者是指向对象的意识行为,后者是不直接指向对象的意识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2021团体标准解读)全文.pptx
- 【国家标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19年版)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pdf VIP
-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护理ppt.pptx
- Pilon骨折精品课件.ppt VIP
- 中纺机集团对下属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介绍.docx VIP
- 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招聘笔试试题2024 .pdf VIP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低压用电客户.docx VIP
- 粗轧机AWC液压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和改进.pdf VIP
- 2025年中国银行社会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