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甲氧基-3´,5,7-三羟基二氢黄酮化合物合成及抗抑郁作用研究.doc

4´-甲氧基-3´,5,7-三羟基二氢黄酮化合物合成及抗抑郁作用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毕业论文 (20 届) 4′-甲氧基-3′,5,7-三羟基二氢黄酮化合物合成及抗抑郁作用研究 专业:药学 目 录 摘要 3 ABSTRACT 4 1 前言 5 2仪器与材料 6 2.1实验仪器 6 2.2实验材料 6 3 实验方法 6 3.1实验步骤 7 3.1.1 2-羟基-4,6-二甲氧甲氧基苯乙酮的合成 7 3.1.2 4′-甲氧基-2,3′4,6-二甲氧甲氧基査尔酮的合成 7 3.3.3 4′-甲氧基-3′-羟基-5,7-二甲氧甲氧基二氢黄酮的合成 7 3.3.4 4′-甲氧基-3′,5,7 8 4 药理实验部分 8 4.1 材料 8 4.2 方法 8 4.2.1 小鼠强迫游泳实验 8 5 实验结果与讨论 9 6 小结 10 参考文献 10 附表 11 致 谢 12 附录Ⅰ 13 附录Ⅱ 15 [摘要]目的:方法:本文设计了2,4,6-三羟基苯乙酮为原料对其进行结构改造,经亲核取代、羟醛缩合、环合、脱保护等反应结果: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定了化学结构。4′-甲氧基-3′,5,7-三羟基二氢黄酮,具有抗抑郁活性。结论:合成路线简单,产物易分离。 2,4,6-三羟基苯乙酮;抗抑郁;合成 Research synthesis and antidepressant action of 4′-methoxy-3′,5,7-Three hydroxy flavanone compounds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the new compounds which have better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and low toxicity. Methods: 4′-methoxy -3′,5,7- three hy- droxyl dihydrogen flavonoids were synthesized . Starting with 2,4,6-Three hydroxyl afford a series of compounds throug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 aldol condensation , cyclization , de- protection etc. Its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was evaluated by forced swimming exper- iments in mice. Results: The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IR, 1H-NMR and MS.Pharmacology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und is 4′- methoxy -3′,5, 7-three hydroxyl dihydrogen flavonoids and has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Conclusion: The synthesis route is simple and the separation of outcome is easy. [Key words] 2,4,6-Three hydroxy acetophenone ; Antidepressant ; Sythesis 1 前言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以情感性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以情绪低落,言语减少,精神、运动迟缓,甚至企图自杀等为主要症状。目前,抑郁症发病率正迅速攀升,据WHO报告,各种类别抑郁症的患病率已占全球人口的3%-5%2020年,其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1]。 抑郁症对人们身心健康、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传统的抗抑郁如:氯丙咪嗪、阿米替林、丙咪嗪、多虑平、吗氯贝胺、麦普替林等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抑郁的发作,但是存在着口干、便秘、尿潴留、视力模糊及眼内压升高等,严重者可产生心脏毒性,尤其是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如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2]。而且,应用现有的抗抑郁药物也只有70%患者可以得到控制。因此,积极开展抗抑郁新药的的研制,寻找长期服用却不出现严重毒副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作用的广谱有效抗抑郁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到目前为止抑郁症确切的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清楚,现有的研究已形成了抑郁症的一些生物学假说,主要有单胺假说、神经递质受体假说、受体后假说、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神经激肽假说、神经内分泌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