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第七期 目录 教 育 技 国家教育科学“十五 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 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 发展研究》子课题研究论文 理 论 与 实 践 (季 刊) 2005年第2期 多媒体与教学总第7期 多媒体与教学 2005年5月出版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编辑出版:《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地 址:石家庄市西三庄街95号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050061) 电子邮件:zjwyh2000@163.com 电 话:(0311)7754377 批准机关:河北省新闻出版局 准印证号:JL 01-0180 承印单位:石家庄市行唐县印刷厂 本期出版时间:2005年5月 目 录 职业技术学校电教管理的创新思考 曹华祝(3)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模拟电路》教学的实践 潘平仲(8) 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中的教育技术应用实践 陈 颖(13) 职业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及分析 王太昌教授等五人(17) 在教学中感受多媒体特性 曹 玉(21) 多媒体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感受 甄莉茹(23)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冷思考张京毅(26) 网络与教学 网络与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技术教学唐一鹏(28) 网络互联课程教学的研究肖永生(31) 文献检索的信息化与现代教育的网络化翁小芳 余淑贤(36) 教学研究与实践 教学研究与实践 提高办公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开发宏 梁日红(40) 中专生如何自主有效地学习计算机知识 苏仲辉(42) 浅析远程教育张廷刚(45) 封面:广东省轻工业学校 封里:河南省轻工业学校 封底里:邯郸市轻化中专学校 封底:朝阳市卫生学校 ★本刊被石家庄市新闻出版局、石家庄市书报刊出版协会、河北省省会报刊评审委员会评为2004年度河北省省会优秀内部资料性出版物 本刊顾问(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党仲魁、丁兴富、李龙、李芒、刘雍潜、齐元昌、王太昌、王学优、王珠珠、吴庚生、谢百治、祝智庭 编委会(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主任:张西月 委员: 杜平原、葛东福、金儒忠、林东、凌伟宏、 舒希贵、易小虹、佘传栋、张维嘉、朱伟生 编辑部 主 编:张西月 副主编:马少英、刘志敏 编 辑:赵 霞、张洪涛、吴利勇 本刊特聘各研究会编辑 电子研究会:陈 颖 能源研究会:郑亚光 财贸研究会:李国庆 煤炭研究会:张 涛 机电研究会:周思晓、李 龙 农林水研究会:邹季刚 轻纺化研究会:汤国龙 医药卫生研究会:陈 峰 交通运输研究会:李中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期电脑操作:吴利勇、李兰平、张爱君 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第七期 “十五”子课题论文 PAGE PAGE 48 曹华祝 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21008) 摘 要:目前职业技术学校电教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笔者依据多年来在电教管理中的经验,结合管理理论,阐述在电教创新管理过程中几点思考,以期望对管理工作具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电教管理 以人为本 学习型组织 目标管理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坚持创新”。对于电教管理的话题人们已探讨很多,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呼唤教育管理创新的时期,对职业技术学校电教管理进行创新,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一、职业技术学校电教管理现状 (一)组织不规范,职能不明确 目前有的学校设校接管电教中心;有的设教务处管电教馆;也有的设系(计算机系)管电教室……校管或处管电教机构规模一般较大,人员较多,设备也较完善,而行政管理上与各教研室地位平行,往往出现与教师的配合不够密切,有的甚至等靠命令,出现拖拉现象;系管电教室一般能密切配合教学,但由于人员不足,设备不齐全等因素,在满足教学需要尤其是科研方面又受到局限。正是由于机构建立不规范,管理不十分科学,造成内部人员对组织职能不明确,电教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不能很好地得以体现。 (二)重视力度不够,创新意识淡薄 在一些学校领导与教师眼中,电教工作只是一般性的教辅工作,认为电教工作者也不过是给学生播放录像、为教师看管多媒体教室、为领导拍些照片等等。这一现象的产生或许由于校领导或教师的电教意识不强,但很大程度上讲是电教管理工作本身没有到位。一方面是改革、参与教学的意识淡漠,参与电教工作消极被动,简单应付,在学校范围内无法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不能体现其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