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冠心病老人的临床特点与长期护理.doc
第二节 冠心病老人的临床特点与长期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为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一、流行病学
据Chambless等报道WHO MONICA 1985~1990年29个监测点在5 725 762名35~64岁人群中共登记79 699件急性心肌梗死或可能的冠脉事件发病率,男性在400/10万以上的国家如芬兰、英国、波兰、加拿大、俄罗斯等共18个人群点,其中以芬兰北卡来利最高(818/10万);中国北京男性79/10万,属最低;男性死亡率最高的仍为北卡来利(395/10万)和英国的格拉斯哥(385/10万);最低是北京(45/10万)。29个人群都显示男性冠心病无论发病率或死亡率都3~5倍于女性,中国女性26/10万,仅次于西班牙15/10万,排序倒数第2。1987~1989 年及1992~1993年资料完整的我国冠心病发病率12个监测区报告,男性发病率≥50/10 万的监测区有北京、河北、内蒙古自治区、辽宁、黑龙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5/10万~50/10万的监测区有沈阳和吉林,而上海、江苏、安徽均在10/10 万以下,表明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有显著地区差异,北方高于南方。
老龄为冠心病患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报道提出,男性≥45岁、女性≥55岁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大于60岁者患病率男性为212.7/10万,女性为302.7/10万。大于65岁冠心病猝死年患病率分别为男性65.4/10万与女性50.4/10万。
从1990~2000年我国统计来看,心肌梗死年均增长4.32%,猝死增长4.66%,合计增长4.41%,趋势检验P=0.029,表明近10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增长速度加快。
收缩压每相差10mmHg,冠心病死亡率相差28%;舒张压每升高5mmHg,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将增加24%。血清胆固醇水平在200~240mg/dL和240mg/dL组的人群与200mg/dL组相比,其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相对危险分别为1.9与3.2和1.8与4.3(P0.05)。
二、分型
冠心病按临床表现分成五种类型。
(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见于5.7%~18.1%的病例,包括症状不典型、真正无症状以及有冠心病史但无症状者。但具有某些冠心病易患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或静息或负荷试验时,有心电图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50%以上固定性狭窄病变,但运动无缺血或心绞痛发作。
(二)心绞痛型冠心病
见于25.2%~54.4%的病例,患者临床上有心肌缺血引起的发作性心前区疼痛,为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病理学检查心肌无组织形态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狭窄程度≥70%(左主干≥50%);或两支以上狭窄均50%。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法及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特征,将心绞痛分为下列两型。
1.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其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反复发作劳累性心绞痛,且性质无明显变化,历时1~3个月。心绞痛的频率、程度时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甘油制剂后消失。
2.不稳定型心绞痛
除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缺血性胸痛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类型,统称为不型心绞痛。包括变异型心绞痛,即休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或较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发作时心电图示ST?段抬高及相背导联ST段压低,常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房室传导阻滞。
(三)心肌梗死
见于10.1%~37.5%的病例,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致心肌缺血或坏死所致。临床表现有持久的心前区剧烈疼痛,伴有典型心电图和血清酶浓度序列改变。常伴其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心力衰竭、休克、晕厥、心律失常等。
(四)缺血性心肌病
其表现为心脏增大(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心脏扩大,对有高血压、心绞痛病史者应重点考虑)、心力衰竭3、4级(59.6%)和心律失常(29%~41.2%)。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约12.5%~20.1%,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约10.1%。
(五)猝死
指由于冠脉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的在急性症状出现之后1h内的骤然意识丧失,引起的意外的死亡。约0%~80%心性猝死是由于冠心病所致。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冠状循环阻塞,导致
文档评论(0)